翻看着手里世子妃的嫁妆清单,宋明砚忍不住赞叹,她可真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十里红妆”。
慕容氏一族真不愧是传说中贵族中的贵族,区区一张嫁妆单子,便能抵上一个小的诸侯国了,更何况,这里有数十张的嫁妆清单。
田产铺面数不胜数,库房中的金银玉器,绸缎玉帛看得人眼花缭乱。
几十个下人足足清点了五日才将单子拟好。
库中的东西倒是完好,东西一一记录在案,唯独田产铺面的账本是由林嬷嬷掌管的。
三日后林嬷嬷依言带着账本来了,不仅如此,还带着甜点。
“这是老奴亲手做的桂花糕,以前世子妃最爱这口了,也是您小时候最爱吃的。”林嬷嬷端着桂花糕,笑容满面,感叹说道。
她今日的穿着打扮朴素了许多,姿态也放得极低。
这是开始打感情牌了吧,暮月翻到了翻白眼,接过了糕点。
宋明砚坐在书案前喝了口茶,淡淡说道:“嬷嬷真是有心了。”
“这点小事是应该的,毕竟老奴是看着世子妃和您长大的。”
见宋明砚不答话,林嬷嬷还想说什么,却被暮月打断了。
“嬷嬷今日是来送账本的吧,账本呢?”
林嬷嬷狠狠瞪了暮月一眼,心中有气,却强忍了下来,将书房门口的小丫头唤了过来。
小丫头手里抱着一大摞账本,暮月将账本接过来,放在了案前,宋明砚拿起其中一本翻看了起来。
书房内非常安静,只有宋明砚翻看账本的沙沙声,林嬷嬷大气不敢出,只敢偷偷拿眼看。
只见小王爷每个账本翻看几页便放一边,只一会儿便将账本看了大半。
林嬷嬷心中暗喜,勇儿说得不错,小王爷哪里会看什么账本,没什么好担忧的。
果然不出半个时辰,宋明砚便将账本翻看完了。
林嬷嬷见状笑着问道:“若是账本上有什么不懂的,主子大可问,老奴定然一一给您讲明白了。”
“是有不懂的地方,还想请教嬷嬷。”宋明砚说道。
“请教二字,老奴不敢当,主子请说。”
“这账上记录了每年每月每日的收益,收益属实不错,可为何不见银钱进账?”
林嬷嬷早就准备好了说词。
“主子有所不知,收益虽不错,可咱们养着人口可不少,每个铺子里的管事、账房、以及小厮,咱们还得进货,这一来二去的,便没多少结余了,所有的支出老奴也记录在册,主子可查验。”
宋明砚随手拿起了其中的一本账本,翻开了念道:“平丰十四年二月初,蛋一百个,一百两,鸡五十只,二百两…”
“平丰十四年三月,斗米一千两…”
“平丰十四年四月,管事月钱三千两,小厮月钱一千两…”
“嬷嬷不若说说,什么蛋一两一个?什么鸡四十两一只?一千两一斗的米是什么米?更可笑的是管事和小厮的月钱竟然比我的还要多。”
宋明砚越看越气,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原身真是个败家子,这林嬷嬷的胆子也属实大,竟敢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她将账本手中的账本狠狠砸到地上,林嬷嬷见状跪伏在地。
“主子息怒,这事老奴不知啊,账本是铺面管事交上来的,记账的是账房先生,老奴不过是保管,对其中之事一概不知啊。”
呵,宋明砚冷笑,还挺会推卸责任的。
“哦?嬷嬷当真不知吗?”
“老奴当真不知啊。”
“也是,嬷嬷又不记账,有所疏漏是在所难免,依我看一切都是账房先生的错,可事已至此,嬷嬷说说,该当如何呢?”
“自然是该严惩那账房。”
宋明砚点点头:“嬷嬷所言极是,就该严惩那做假账的账房。”
她伸手将林嬷嬷扶起来叹道:“幸好有嬷嬷在,否则真是不知该怎办才好。”
林嬷嬷说道:“主子年少,识人不清是很正常的,今后老奴定然好生为主子掌眼。”
“整个王府,除了祖父,我最信任的就是嬷嬷了。”
宋明砚心中冷笑,面上却一点也不显,一副年少无知的模样,直哄得林嬷嬷笑开了眼。
终于,林嬷嬷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院子,临走前还不忘得意的瞪了暮月与令月二人。
令月上前奉茶,欲言又止。
宋明砚了然,笑了笑并未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