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清风掀起了层层纱幔,少女们偷窥着岸上的少年,各个掩面轻笑,暗语相交。
韩宝月是最后一个上船的,冥冥之中似有什么感应一般,她回过头看了一眼。
只见清风中,花瓣纷飞,一位少年迎风踏花而来,天地间瞬时失了颜色,明明一群少年,但她的眼中似乎只能看到少年一人。
少年一袭红色锦衣,衬得肤色雪白,微勾的唇角,眉眼清隽,眼波流转。
身旁的人好似说了什么,引得他笑意连连。
她看得失了神,直到丫鬟的提醒才回过了神。
似是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她惊慌失措的进了画舫。
温茹儿见她脸色不对,似是惊慌,又似是羞怯。
“宝月,你的脸好红啊,是不舒服吗?”
“茹儿,不用担心,我无事。”
画舫开始游动,韩宝月的心也随着画舫飘荡了起来。
她手中拿着团扇挡住了半张脸,眼神却不住的往岸上看。
透过层层纱幔,她看得并不真切,但依稀能瞧见那红色的身影。
渐渐地画舫行至湖中央,湖中心有一处九曲凉亭,下人早就将凉亭布置妥当。
笔墨纸砚以及各类瓜果糕点,零食小吃,还有茶水,一应俱全。
少女们用团扇半遮着面,站在凉亭上眺望着岸上的少年。
张昭昭用眼神寻找着她的心上人,直到看到那人,她才心情良好,她生怕今日见不着他。
“哟,昭昭啊,这是在看什么呢?看得如此着迷。”
她的眼神太过直白,众女开始嬉笑打趣。
张昭昭面对众女的打趣一点也不难为情,反而傲娇的说道:“自然是看我的意中人了。”
“真是一点也不害臊。”
温茹儿不由得小声感慨。
“能直言坦白自己的,都是性情中人。”
韩宝月说道。
张昭昭是个明确直白自己内心的女子,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分的明明白白。
她喜欢韩霄,所以一点也不避讳,直言坦白,她不喜欢韩宝月,也从来不因为韩霄而假意迎合。
“她如此对你,你竟觉得她好?”温茹儿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道。
看着温茹儿瞪大了双眼,韩宝月好笑道:“我说的是实话呀。”
“你想一想,她虽不喜我,可从未在背后使过什么绊子,可对?她又不是什么阴险的小人。”
温茹儿歪了歪头,想了想韩宝月说的话,好似没什么毛病。
这时一位少女突然开口:“丝清姐姐,不知站在你大哥身旁的那位俊美少年是何人?”
“是啊,我还从未见过如此俊美之人呢。”
“哪里?我看看……”
“呀,真的,快看,那是谁?”
众女围在一起,眺望着岸上的少年,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昭昭姐,莫非这人是你家远房亲戚?怎的从未见过。”
张昭昭听见众人询问,这才把眼神从韩霄身上移开,待到她看见来人,却笑了起来。
“想来这位便是镇南王府的小王爷吧。”
梁丝清缓缓开口说道。
“清姐姐猜的不错,应当是那人,据说这位小王爷模样生得极好,像极了早逝的世子妃,难怪你们看得眼睛都直了。”
众女闻言掩面娇笑。
因所处的圈子不同,在场的没有几人识得这位小王爷,结合从前听过的传闻,大家不免对这位小王爷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
“咦,他们似在争论什么?”
因距离太远,听不清岸上的人说什么。
张昭昭的婢女打了暗语,岸边的小厮立刻上了竹筏撑动竹竿,往湖心凉亭而来。
宋明砚好笑的望着刚才说话的少年。
少年被她看得浑身不自在,却依旧硬着头皮说道:
“不过作诗罢了,小王爷可是不敢?”
“是啊,不过作诗罢了,今日本就是诗词宴,不作诗怎么应景呢?”
“小王爷即将与我等一同入学,之后便是同窗,还是不要见外的好。”
身旁的人随之附和。
“我并不是见外,只是历来不善诗词,怕是辜负诸位的好意。”
少年仍是不死心,继续说道:“我等不过鉴赏一二,又不是参加诗词比试,小王爷何必诸多推辞。”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