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明女侦探 > 第37章

第37章

陆善柔问牟斌:“牟大人, 吴太监一家都在拜碧霞元君?”

锦衣卫已经把吴太监一家查了个底朝天。

牟斌此时还有些恶心想吐, 对魏崔城说道:“你来回答陆佥事。”

魏崔城说道:“吴太监信佛,吴太太拜碧霞元君,后来赶巧了,吴家的孙子孙女都是在拜了北顶碧霞元君后得的,之后吴家差不多每年都会来一起来北顶上香还愿……”

前天中元节,吴太监一家照例来北顶上香,结果三辆马车都堵在集市上,缓慢移动,此时太阳又毒,马车里闷热难耐,吴太监一家干脆下车步行去北顶,要仆人在路边守着马车,等他们上香回来。

吴太监是仁和长公主府的总管太监,又舍得捐香油钱,每次来北顶,都是文虚仙姑亲自接待。

文虚仙姑清楚的记得,吴太监一家来过北顶——中午的时候,她刚刚把陆善柔安顿在昔日的袇房,就匆匆去接待吴太监一家了。

吴太监一家人给泰山娘娘上了香,捐了五十两银子香油钱,了虚仙姑还要留他们在北顶吃饭,吴太监婉拒了,说要急着赶回公主府,不留在这里吃饭了,今天过节,公主府会有些忙。

魏崔城讲到这里,牟斌还补充了一句,“仁和长公主的驸马,齐世美齐驸马去年去世了,今年头一个中元节马虎不得,估摸就是吴太监着急回去的原因。”

一听齐驸马的名字,齐世美,众人脑子都是《包公案》里著名的铡美案,驸马陈世美。

陈世美为了保住自己驸马的地位,不惜杀妻杀子的恶行在各种小说和戏剧的演绎之下深入人心,对名字叫做“世美”的驸马,第一反应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若不是齐驸马去年就死了,估摸众人都把齐驸马当成最大嫌疑人。

魏崔城继续讲,临行前,文虚仙姑送给了吴太监家一竹篮包子。

北顶的包子有名,就连不拜碧霞元君的牟斌都听说过,馅料繁多,荤素都有。

之后,无论是路边等候主人的仆人们,还是仁和长公主府,都没有见到吴太监一家人。

太子回宫,弘治帝龙颜大怒,决定彻查郑旺妖言案,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罕见的用了雷霆手段,连夜带人抓捕相关人员,空荡荡的诏狱一下子热闹起来,但唯独找不到郑旺和吴太监一家人。

起初牟斌怀疑吴太监提前得到风声,携家带口,借口上香,畏罪潜逃,但是锦衣卫搜了吴太监的家,没有任何收拾金银细软的迹象,就是一次普通的上香。

再然后,就是陆善柔在湖里撒网,把吴太监一家人捞上来了。

陆善柔问:“锦衣卫在林地和湖畔有没有找到装包子的竹篮?北顶的竹篮是找篾匠专门定制的,篮子上有个漆绘的泰山娃娃。”

来拜碧霞元君最多的就是求子,最灵验的也是求子,所以北顶送给香客们的礼物多半有描绘泰山娃娃的图案。

魏崔城摇头,“没有,估计沉到湖底了。”

“这里是北顶。”陆善柔把桌上的茶壶摆在中间。

“这里是林中湖畔。”陆善柔把一个杯盖放在茶壶东北角。

“这里是吴太监仆人马车等待的路边。”陆善柔把一个杯子放在茶壶正南的方向。

“等待的马车和湖畔南辕北辙,所以吴太监一家绝对不会经过这里。”

陆善柔用手指沾了沾水,在茶壶和杯盖之间画了一道蜿蜒的曲线,“这是他们回马车的路线,挤满了香客和赶集的人,连车都赶不进去,一路上都没有偏僻的地方。”

陶朱有些不信:“居然有那么多人来北顶?碧霞元君并不是朝廷祀典里的神,只是民间的非礼之渎,严格来说,还属于淫祀。”

简单的说,就是碧霞元君目前并非官方认可的神,得不到官方拜祭。

陶朱长在宫廷,当然不知道碧霞元君会在民间有如此庞大的信徒,碧霞元君最灵验的是求子,然后是求财,正好是普通老百姓最在意的两件事,所以香火鼎盛。

魏崔城很烦陶朱总是打断陆善柔的推演,在芳草院的时候就是这样,说道:“老百姓喜欢这位女神,朝廷不承认有什么关系。什么非礼,什么淫祀,就你话多。”

魏崔城爱屋及乌,心想陆善柔还在北顶出家,修行过三年,你敢说这里不是好地方?

凤姐说道:“我可以作证,来北顶的人非常多,那天温嬷嬷赶着驴车带我们来北顶,也是堵在半路上不得动弹了,幸好温嬷嬷路熟,去了田埂小道,辗转才到北顶的后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