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俱寂的夜晚,行宫却是灯火通明,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穷奢极欲,纸醉金迷。
新任皇帝抱着地方左右布政史进献的美人在高坐之上调情行乐。尚膳监的掌司为皇帝烹饪、燔炙猎回的各种野味,然后赏赐给席间诸位,所有人都要起来跪谢圣恩。钟鼓司吹奏迎膳乐,盛装的舞姬在台上翩翩起舞,身上缀着珠玉随着婆娑舞姿叮当作响,席间觥筹交错,言语欢畅。
焰国权力的中心,年轻的摄政王与他的妻子谢青岚、以及太仆寺少卿、锦衣卫指挥使、几位阁老、以及督察院左右御史,依次落座于两旁。
高高在上。
一曲歌舞助兴结束,勋贵子弟开始上台表演。有舞剑的、表演书法、行酒令、吹拉弹唱、抒展襟抱吟诗一首,实在没有才华的就背个三字经,总之要将冗长的宴席活跃起来。
就在这氛围里。
变故陡生。
一群黑衣蒙面刺客破开窗柩闯入,刀光剑影划破长夜之欢,划破了骄奢淫逸、酒池肉林、靡靡之音。
不知人间疾苦的勋贵们嬉笑玩乐的声音被惊恐惨叫声取代,到处都是人们争相奔逃的身影,连滚带爬的。
那群黑衣刺客训练有素、目标明确,一部分朝新帝杀去。
一部分直奔摄政王。
刀光剑影太过森冷,金吾卫军与刺客展开激烈的搏斗,杀机毕漏。
被卷入战斗中心的谢青岚,害怕的脸色苍白,身边高大、不苟言笑的男人,下意识把他拉到身后护着。
体贴入微。
“……王爷。”
看了他一眼,“小心。”
心里一暖。
也觉得自己很幸运,商贾之家,能与宁渊定情,且对方不顾世俗,以正妻之礼,三媒六聘,叫宗人府记录撰写,登记宗族名册,名字就写在宁渊的旁边,生生死死都会在一起。
成亲这两年。
恩情依旧。
宁渊待他一心一意,摄政王府中,也从未有姬妾能掺入。
摄政王看了谢青岚一眼,又看了看魂飞魄散的帝王,眼神一厉:
“保护皇上。”
一声令下。
护卫在摄政王身边的金吾卫军听令,重心围绕皇帝,摄政王这边的守卫就薄弱了,眼见皇帝身边护卫森严,连一片衣脚都摸不到。
只得齐齐向摄政王攻来。
有刺客越过金吾卫军,摄政王宽袍大袖中银光一闪,一把袖剑利落的抹了刺客脖子,鲜血飞溅在谢青岚身上,谢青岚霎时面如土色。
人潮如海浪席卷。
这时五军都督府的增员赶到,刺客腹背受敌,气焰渐弱。
注意到摄政王始终护着一位绝美的青衣公子,想到那定是传说中的摄政王妃,传言摄政王爱摄政王妃如命。
当即有了主意,刺客首领一声命令,齐齐将目标换成谢青岚。
挑飞刺客手中长剑,将人踹飞,同时又一人袭来,剑尖直抵谢青岚心口,摄政王将人扯开,那剑没入摄政王肩膀。
谢青岚眼前的世界暂停了。
眼中是一柄长剑贯穿了摄政王的左肩,鲜红的血液滴顺着剑尖滴落。长剑抽出,摄政王踉跄着倒下。
“王爷!”
继而又惶恐地冲上去,接住摄政王下坠的身体,周围迅速围拢了很多人,场面太乱,谢青岚被挤在了一边。王府近身宦官、幕僚,还有太医院的院使、院判,嘴里连连惊呼。
“来人啊!”
“王爷受伤了。”
那是他们的主心骨。
太医院院使钱伯山查探一番,急急忙忙叫人把摄政王抬走。
同一时间。
所有的刺客被制服,受惊的人群也冷静了下来,惶恐跪了一地。皇帝疯疯癫癫的,命令带下去严加审问,又指着殿中人怒骂,说他们护主不利,都该死。怕刺客还有后手,踉踉跄跄地离去了。
瑟瑟发抖。
静悄悄的。
人主无过,但凡所言,字字玑珠,没人想承受帝王的怒火。
跪着吧。
殿里凌乱,琉璃瓦盏、铜香炉倒了一地,勋贵、奴仆、士兵,高贵典雅的小姐,此刻不论高低贵贱,都是狼狈不堪,战战兢兢、惊魂未定。
谢青岚也在人群中。
浑浑噩噩的。
只担心他的王爷,不知道怎么样了,他看的分明,为什么啊,要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