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天明心里清楚,严为忠和张志现在都遇到一个坎。不同的是,张志有中海发展集团领导支持,但他却无法主宰三江建工集团,也无法调动一切资源为自己服务;严为忠虽然得不到中海发展集团领导支持,但他能够主宰三江建工集团,并调动一切资源为张志设置障碍、制造事端,最终导致中海发展集团对张志失去信任。
中海发展集团每年一百多亿的经营利润,三江建工集团贡献了绝大部分。如果冒然撤换严为忠,把张志顶上去,张志能不能收拾严为忠留下的烂摊子,三江建工集团会不会因为烂摊子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中海发展集团的经营效益,这些都是未知数,也是中海发展集团难以承受的风险。所以,张志能不能稳妥处理眼前严为忠设置的障碍,是中海发展集团敢不敢撤换严为忠的决定因素。
魏天明能够想明白,他相信,严为忠、张志必定也非常清楚目前的局势。
在魏天明看来,严为忠和张志的争斗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自己唯一需要做的是选择正确的方向。这就如同押注,押对了则盆满钵满,押错了则倾家荡产。对秘书这个职位来讲尤其如此,秘书的方向和站位决定秘书的职业生涯。
经过系统分析,魏天明把注押到严为忠一边。
下午2:30,张志来到三江建工集团一楼大厅。魏天明也紧随其后,明面上是陪同张志,但暗地里他用手机拨通严为忠的电话不挂,让严为忠时时听到现场的情况,为严为忠阻击张志提供了最新信息情报。
人群看到张志出现,顿时群情激奋,大喊张志还钱,若不是保安顶在前面,张志可能已经挨了几拳。
张志看着眼前形势,赶紧扯着嗓门大喊:“大家不要激动,静一静,听我说。”
人群见张志开口说话,也随即安静下来。
张志接着说道:“你们的情况和诉求我大致清楚。大家都是求财,就不要激动、不要动手、不要闹事,无论什么事情都好商量,都可以想办法解决。”
张志的话让人群再次炸锅。
一名施工队人员哭丧着脸说道:“张总,我也不想给你添麻烦,但你也看到了,工地的工人都来自农村,他们要吃饭、要养老人、要供孩子上学,但是现在发不出工钱,大家是没得办法呀。”
一名材料供应商接着说道:“张总,我们的材料款你都拖了大半年还没支付,我们工厂都发不出工资了呀,工厂的原材料供应商天天堵在工厂门口,要我们付款,我们哪有钱付给他们,现在我们有班不能上、有家不能回,只有到公司来讨饭。”
两人说完,其他人迅速随声附和,现场一片嘈杂。
这时,一个民工怀抱的婴儿突然哇哇大哭,一下把人群的情绪推上高潮,人群激动地喊道:“今天拿不到钱,我们就在这里睡、在这里吃、在这里拉。”
张志眼看形势不对,赶紧喊道:“供应商、施工队与三江建工集团长期合作,向来都是有钱一起赚、有难一起扛,虽然有些时候付款会滞后,但从来没有少过你们的。三江建工集团不是一锤子买卖,以后还有大把的合作机会,以后还有大把的钱我们可以一起赚,我希望你们能给我一些时间,只要甲方一付款,立马就把欠你们的款付了。请大家相信我。”
张志这话说得有情有理,他用过去的良好合作和未来的合作机会,让众人的情绪立马有所缓和。毕竟,这些人都是来演戏的。
魏天明一看,感到情况不妙。同时,这一切也被电话那头的严为忠听得一清二楚。
不一会儿,魏天明发现人群中为首的几人低头看了一眼手机信息,情绪立马再次激动起来,纷纷以老人急需看病、小孩急需上学、工人没饭吃等各种理由,嚷嚷着必须马上付款,否则就要到三江市政府上访、到中海发展集团总部上访。
魏天明清楚,这必然是严为忠给为首的几人发了信息,而且给出了更大的诱惑条件,让几人的立场马上坚定下来。
而张志一听这群人要到三江市政府和中海发展集团去上访,顿时显得有些慌张。这事一旦闹大,捅到中海发展集团,集团总部对他的印象将大打折扣,甚至不再信任他有能力接管三江建工集团。他赶忙安抚众人:
“大家不要激动。你们遇到的困难,我已经知道了。这样,我马上回办公室召集有关部门开会商量,今天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请大家耐心等待。”
同时,为了安抚人群情绪,张志派人给这群人送上矿泉水、水果,让大家就在一楼大厅休息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