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记看着魏延拿来的地图,上面弯弯曲曲的标注了一条通过米仓山,直达汉中的小路。
刘季问道,“这条路,可行多少人马?”
魏延回道,“眼下能行几百人,不过派人修整后,可过千人不是问题!”
刘季接着问,“你可亲自去走过?”
魏延说道,“末将走了三遍,途中的水源,都挨个尝了一遍,可供千人大军饮用!”
走山路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及时补充水源,很多山路之所以难走,除了难以通行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整条路上连一处水源都没有。
像著名的子午谷道,这些路一走就是十几天、一个月的路程,没有可供大军饮用的干净水源,根本没法走。
有了此路,可以绕后,前后夹击阳平关,只要夺了阳平关,汉中再无险要可守。
刘季对魏延说道,“你去给探路的人,一人分一千钱,把他们养在城中,好吃好喝的,不准走脱了一个,等成都大军来后,咱们就夺汉中,得了汉中,我保你为汉中太守!”
魏延拜道,“谢明公!”
刘季将地图连夜用快马送往成都,自己则点起兵马,让严颜、丁奉二人带兵,每日演练翻山越岭,张任带探马,先摸到阳平关下,打探消息。
贾诩年事已高,虽为郡守,很多杂事,刘季都派别人帮他干了,并且起用了他的两个儿子,长子贾穆,幼子贾访,都在刘季身边任参军。
刘季遇上大事,都是会与贾诩商议,这个跟了自己近二十年的智者,每次的建议都直中要害。
贾诩的完刘季的计划后,说道,“取汉中,已成定局,再取就是陇右了!”
西凉军阀们,在关中,被曹丕杀的差不多了,没什么实力了,有汉中为根基,刘季完全可以去夺陇右,不过曹丕是不会眼看着刘季得陇佑的,估计肯定会派大军前来,免不了打个硬仗。
刘季说道,“总要再等几年,以汉中之财,编练一支可以与曹军野战的军队,等得陇右,先生就可以回乡省亲了!”
贾诩笑道,“好,能落叶归根,是人生幸事,张绣之子张河,一直在你军中,张家在武威郡极为威名,可令其与武威联络,为内应!”
当年张绣曹之时,曾把幼子张河留在刘记帐下,张河是中人之资,做事倒是倒是勤恳,一直在军中掌管辎重后勤。
现在要北上,可以通过张河,与西凉的大族联络,这些大族、军阀都与曹家有仇,正好可以拉拢。
刘季从贾诩之言,让张河先与老家的亲戚联系上,以图日后北进。
秋后十月,玄德亲带三万精兵前来,同取江中。
步骘带了两千夷兵来助,这两年步骘对巴西夷族广施恩惠,极得民心,夷人久居山地,最擅长翻山越岭。
十月,玄德、刘季带大军四万来到阳平关下,张鲁弟弟张卫、大将杨昂守阳平关,杨任守广石。
法正说道,“米仓山小路难行,短时难以通过,我军当虚攻阳平,为其遮掩!“
玄德道,“马鸣阁道,亦可打到阳平关后,我派吴雷、张南,带兵去攻广石!”
刘季说道,“我带两千精兵走米仓山小路,一边修路,一边前行,估计过月余才能到汉中!”
玄德点头道,“我军中有工匠,就在关下组装云梯、井阑,日日虚攻,以慢守军之心!”
现在有军有粮,曹丕又忙着称王,正是攻打的好时候。
张鲁与马超等西凉军交好,为防止西凉军来救,令黄忠领军五千,把守祁山道的山口,并派出使者,北上陇右,主动交好马超军。
眼下,马超军已占了翼县、卤城、上邽三城,不过马家军跟土匪一样,只会抢掠不懂经营,三地民心浮动,都想将马超赶走。
分派完毕后,各人分头行事。
刘季回营后,马上起兵,魏延带五百人为先锋,开路搭桥,刘季带张任、严颜、丁奉居后,步骘、徐盛二人负责给大军送粮,维护粮道。
刘季走山路较慢,吴雷、张南二人,带了一万人马,先杀到了广石。
一万人马,分成十队,一波一波的攻向杨任把守的广石,昼夜不停,一连攻了十几日。
杨任只能带亲兵,冲到最前线作战,迎面遇上张南,二人捉对厮杀,张南敌不过杨任,只能退走。
就在广石摇摇欲坠时,张鲁部将杨柏带了一万人,前来支援,在广石下,与张南、雷铜大战了数日,才将蜀军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