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自觉受到了上天庇佑,得以知晓皇后的真身,又依着梦里的记忆,逐渐认为自己知道了后宫众人的真面目,对后宫众人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三月伊始,皇帝下旨,降年妃为贵人,无诏不得外出。
降齐贵人为答应。「原来的端妃」
瓜尔佳答应移居建福宫,甄答应移居建福宫。
皇后随即发了第一道中宫懿旨。
晋芙妃为芙贵妃。
晋滢嫔为滢妃。「淳儿」
晋李贵人为嫔,赐封号“怡”,赐居延禧宫正殿。「芙贵妃宫里的」
晋王常在为贵人。「新人」
晋赵答应为常在。「新人」
晋白答应为常在。「御前宫女出身」
如此,后宫四妃六嫔位份皆定,两位贵妃位置也都不可撼动。
皇帝如此大肆升降妃嫔的位份,也是表明了自己的喜恶,六宫格局就此定了下来。
而皇帝在佳瑜偶尔的假象迷惑下,一心认定她就是自己的皇后,虽说宠爱不必那些个邀宠的小嫔妃,却事事向着她,再无为了旁人使皇后有一丝不快。
就这般过了两年,众嫔妃也看清了事实,皇上对皇后娘娘是一丝疑心也无。
这两年也不是没人试图在皇后娘娘处得些面子,无一不是折损了自己。
比如玫嫔,她自入宫以来就很是得宠,又生下了十一阿哥弘暿,得封嫔位。
眼看着弘暿去了尚书房,也是聪明伶俐的样子,玫嫔免不了生出了野心。
虽说皇帝早就下旨,明言立太子的诏书待他龙驭宾天之后才会昭告天下,但皇上一向疼爱幼子,弘暿又这般聪慧,焉知没有可能呢?
就在这样的想法推动下,玫嫔一边争宠,一边教会自己的儿子如何在尚书房中得师傅的夸奖,如何在皇阿玛面前争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