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己阅读的第一百零七本书籍,一翻到这本书籍,就觉得和其他书籍不一样。这个不就是自己当前最需要的吗?
曾铭反复阅读了不下百遍,详细解释了气是什么,修炼需要什么条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每个阶段的形态,详尽无比。
书籍中说的这‘气’就是灵气,世界万物都含有灵气,只是多寡的而已,相当于世界万物都是一个容器,这个容器可容纳灵气,只是多少的问题。这个容器,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当然也可以是植物,虫蚁,或者是矿物。简单来说,这个容器就是世界万物,可以活的,也可以是死的,可以是任意形态、组织!
任意形态、任意组织,曾铭现在还不太明白,这个比较抽象,其他的比较浅显易懂。
总体来说,发现容纳灵气是其容器的特征所决定的,容器的物种特性决定了容纳的方式,比如灵石矿物的一种,就天然的可以容纳灵气,植物也是一样,而人却不一样,人需要有一个‘灵根’,拥有灵根之人就有可能修仙,反之没有灵根的人一定是凡人,因此灵根决定一个人的仙凡之别。
该书籍主要描述人类修仙,即使是拥有灵根的人也是有区别,主要区别是其感应灵气的亲和度,有些人可以很明显的,很轻松地感应到灵气,而有的人却不一定感应的到。这个差别主要是个人对某种灵气的亲和度高低决定的。
世界万物由五元素组成,金、木、水、火、土,因此对应的灵气分别是金灵气、木灵气、水灵气、火灵气、土灵气, 对应人的灵根就有金灵根、木灵根、水灵根、火灵根、土灵根,当然还有一些变异灵根,雷灵根、风灵根、冰灵根等等。
每个人身负的灵根对应各类灵气的亲和度的高低,决定其感应灵气的灵敏度。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比较容易感应出灵气,有的人感应比较困难或者感应不到。
除了凡人,没有灵根,其他每个人可以身负多个灵根,越多越不好,反而是越少越好,如果说是单灵根的变异灵根,比如雷灵根、风灵根、冰灵根,那是天地的宠儿,修炼速度比寻常灵根之人不知道快多少倍。如果是五灵根,就是拥有五个类型的灵根,金灵根、木灵根、水灵根、火灵根、土灵根这五个,一般称为‘伪灵根’,普通的灵根者,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负有这样的灵根,这样的人修炼比较困难,能达到‘筑基’修为,估计是他家祖坟冒青烟了!
还有一类比较多灵根的人,比五灵根还多的人,就是全灵根,全属性灵根,包含了当前已知的所有灵根,包括变异灵根。这类修炼速度比‘伪灵根’修炼更加困难,基本没戏!但是如果可以晋级灵根,则比变异的单灵根更加猛,更加恐怖。此书没有说明如何晋级灵根!翻遍了全书都没有找到。
亲和度也就是灵敏度,每个类型的灵根高度为十。一到三为下等,四到六中等,七到十为上等。
通过负有灵根的人,来感应周围空间中的灵气,然后根据自身负的灵根来引导灵气入体,再根据各自的功法来提炼灵气成灵力存储到丹田,同时通过运行功法引导灵气来磨砺全身经脉、磨练肉体,再一个就是开启紫府,生产神念乃至神识,从而达到精、气、神稳固。
对应练气层,曾铭根据书籍描述,总结出练气一至九层各层的特征标识,
练气一层,感应到四周灵气,并且引入体内,锤炼肉体、经脉,运转功法使灵力淬炼转换为灵力,并且存储在丹田,丹田拇指般大小,此时灵力为丝状,再一个就是启动紫府,产生神念,并且神念可以达到五丈左右。有神念就可以驱物,可以修炼低级法术。
练气二层,经脉更加宽阔坚韧,丹田核桃般大小,丹田存储灵力更多,灵力丝状达到雾状,神念可以达到十丈左右。
练气三层,经脉更加宽阔坚韧,丹田拳头般大小,存储灵力更多,灵力雾状变浓,神念可以达到三十丈左右。
练气四层,经脉更加宽阔坚韧,丹田水桶般大小,存储灵力更多,灵力雾状变浓,变厚,神念可以达到九十丈。
练气五层,经脉更加宽阔坚韧,丹田大水盆般大小 ,存储灵力更多,灵力雾状凝实之感,神念可以达到一百五十丈。
练气六层,经脉更加宽阔坚韧,丹田小水池般大小 ,存储灵力更多,灵力雾状凝实之感更加明显, 神念可以达到三百余丈。此阶段神念和法力可持久,因此可以御剑飞行!之前神念不够或者法力不够多,因此无法御剑飞行,因为御剑飞行费神念,耗法力,如果不够,则容易在空中跌落。
练气七层,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