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桓,一个在教育岗位上耕耘多年的资深教师,每天都在为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努力。
他深知教育的责任重大,因此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敬业精神,每天都在认真备课,希望自己的学生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茁壮成长。
然而,当他看到学生们完成的试卷时,他却不禁皱起眉头。
这些试卷的质量让他开始质疑自己的教学方法,也开始对自己的教育理念产生疑惑。
他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才会导致学生们在试卷中的表现不佳。
朱桓发现,学生们在理科方面的困境,并非是因为他们的智商有问题。
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存在一些偏差,他们往往过于依赖公式和定理,而忽视最重要的逻辑思维,他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往往只会照本宣科,根本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他明白,学生们并不缺乏勤奋和努力,他们缺少的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朱桓突然在一堆空白试卷中翻到一张满满当当的试卷,眼睛瞪得很大,脸上充满惊讶。
他快速地翻看试卷,眼神中透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这张试卷上的字迹清晰、工整,每一道题目都得到认真的解答。
尽管朱桓看不到这张试卷上的名字,但他仍能一眼就认出,这是顾长平的试卷。
朱桓不禁怀疑自己的眼睛,他再次仔细查看试卷,试图确认这真的是出自顾长平之手。
自从几星期前开始,顾长平的字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草草完事,而是每一个笔画都写得工工整整,严谨认真,他的字看起来像是从印刷机里印出来的样,规范到极点,每一个字母、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精确无误。
朱桓对着试卷,不断地点头,对试卷上的答案表示满意,用红笔在试卷上打着对号。
朱桓俯下身子,眼睛几乎要贴在试卷上,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用心地审视着每一个答案,试图找出是否有任何瑕疵。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这张试卷几乎找不到任何错误,每一道题都得到正确的解答。
这时,门口的一名同事背着一个大包包,转过头来,脸上带着一丝疑惑,对朱桓说:
“朱老师,还不赶紧去吃饭吗?”
他并没有注意到朱桓的神情,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关切的意味,眼神里满是询问。
朱桓低着头,激动地说:
“这就去,你先走吧!”
朱桓的眼神迷离,思绪飘散在试卷上,对于同事的提问,他只是下意识地回应。
同事也没有感觉到任何异常,笑着说:
“那我先走!”
然后,同事不再打扰他,转身走出门去。
朱桓再次低下头,看着这张试卷,如果选择题没有出现的话,这张试卷就是满分。
朱桓突然明白过来,为什么顾长平会敢于和叶虹打赌,原来他一直在隐藏自己的实力。
他心里暗自感叹,这个孩子还真是深藏不露啊!
这天中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和前几天一样,顾长平和任慧吃的东西,非常好,老板夹着皮包,笑眯眯走到任慧桌前,先和她说两句话,然后转身朝顾长平这边走来。
老板微微有些驼背,走起路来显得有些沉重,他的步伐不快,并且十分稳定。
“小兄弟,今天的午餐吃得还好吗?”
他伸出手,轻轻地拍拍顾长平的肩膀。
“不错!”
顾长平抬起头,眼神明亮,他微笑着回答:
“如果所有同学的午饭都像我这样就好…”
他说这话时,把腿支在椅子上,相信自己说的话是什么意思,都是明白人,肯定清楚。
老板一愣,但他还是紧接着说道:
“小兄弟真会开玩笑,不过,你的建议我会考虑,但改善午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老板说话时,脸上带着微笑,那微笑如同阳光一般,温暖而亲切,但很明显,装的。
一个小时后的午自习时间,学校里安安静静的,甚至连学生的呼吸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整个校园仿佛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只有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外面的鸟儿传来几声欢快的鸣叫,与学校里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岁月静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