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好像故人归来
张咏花正在紧张地等着林国建宣布她的分配时,却只听到了最后三个字。
“没有了。”
她愣了好一会儿,直到大家都纷纷起身送别那些曾经的同事,她才站起来。
大老黑与那三个人依次握手:“其实我们还在同一个局里,算不上分开。”
三个人也开玩笑地说:“是啊,我们负责治安,你们负责刑侦,说不定还会打架呢。”
林国建带着三个人离开了,大老黑接着介绍了带来的五名新同事。
这五名新同事年龄在25岁到35岁之间,其中三人是转业军人,另外两人来自其他大型工厂的保卫股。
老良看了看办公室里的桌子:“哎哟,桌子不够用了呢。”
然而,大老黑笑了:“不急。”
张咏花突然想起,局里正在新成立一个预审股,肯定需要调动老同事去支援。
但她并不担心自己会被调动。
预审股需要具备一定的案件经验和较高的文化理论水平,而张咏花知道自己不太符合条件。
果然,大老黑选择了三位很少出去办案,但文化水平较高的同事,其中包括一名女性和两名男性。
这意味着原来的治安股离开了六名成员,而进来了五名新成员。
虽然人数少了一个,但治安股已经变成了刑事侦查股,不再负责治安问题,因此工作量肯定会减轻一些。
三位老同事向大家道别后,前往预审股,而五名新成员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与老同事互相致意。
大老黑看着那空着的座位,突然说道:“其实我们刑侦股的人员编制与以前一样。”
“还有一个人啊。”大家互相对望着。
大老黑有些得意地说:“新增加的这个人非常重要,稍后将由局长亲自宣布。”
话音刚落,大家立刻发出一阵惊呼声。
“局长?”
大老黑转身,让出道路,局长吕领着一个戴眼镜的人进了办公室。
大老黑连忙站直,向局长敬礼。
局长也迅速回礼,声音铿锵:“同志们,大家好。”
“局长好!”大家齐声应答。
局长却哈哈大笑,众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位局长姓卫,半年前从外地调到这里。虽然资历不如老许,但在部队时曾是师团级的干部。
卫局长拍了拍戴眼镜的男子的肩膀:“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同志,也可以说是我们刑侦科的秘密武器。”
众人听了后,都互相交换了一下意味深长的眼神:“秘密武器?”
老许却眯着眼睛,仔细地打量着新来的人。
局长继续说:“这位同志是一名法医。”
话音刚落,老许突然站起来:“小王,是你吗?”
这位戴眼镜的男子也走近,蹲下来对老许说:“许叔叔。”
卫局长哈哈大笑:“看来是故地重游啊。这位同志的父亲生前曾是一位老公安和法医,所以可以说他是子承父业啊。”
张咏花第一次听说“法医”这个名词,不禁低声询问老良:“法医是干什么的?”
老良皱起眉头:“好像是做验尸的。”
卫局长接着说:“由于条件有限,这位同志平时不在局里办公,大部分时间都在县医院。换句话说,他的编制在我们局里,但工作地点在县医院。”
局长在这里宣布了这个消息后,老许和小王不方便继续聊天,只是寒暄几句后,两人一起坐到桌子旁。
“大家欢迎新同志!”大老黑率先鼓掌。
然后大老黑继续说:“请领导宣布各个岗位的安排。”
卫局长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我们全局下设的部门包括:政治教导员办公室、秘书股、刑事侦查股、内保股、政保股、消防股、治安股、预审股和县看守所。”
“关于其它部门的人员安排情况,我就不详细叙述了。我只会告诉你们有关刑事侦查股和预审股的情况。”
卫局长清了一下嗓子:“刑事侦查股的股长是,黄海同志。”
全体人员齐声鼓掌。
“预审股的股长,也是黄海同志。”
“他一人兼数职啊。”大老黑摸了摸自己的头。
张咏花松了口气。
如果预审股由别人来领导,未来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
“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