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无微不至的关怀
白帆急于让吉良建筑队成为一家公司,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直以来,吉良建筑队只是一个小团伙,成员之间凭着信任合作,没有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一切都依靠自愿合作。
而白帆的角色一直是中介,通过联系工程来赚取中介费。
然而,随着吉良建筑队声誉的提升,很可能会有更多的工程主动找上门,不再需要白帆的中介服务。
那么,他如何继续获得中介费呢?
当然,白帆的这一想法是既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有助于整个吉良建筑队的发展。
白帆提出:“每次完成一个工程后,我们应该预留一部分款项,用作管理费,用来购买车辆和设备。”
秦大叔赞同道:“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的工程越来越多,需要提高工作效率。不能再一直依赖马车、脚手架和手工工具,需要引入一些现代化的设备。”
白帆补充:“还有,我们需要解决一些安全问题。”
秦大叔点头:“是的,过去如果发生事故,我们都是自己凑钱解决。结果有的人愿意,有的人不愿意,每次都很麻烦。”
白齐有些担心:“如果这样提取管理费,他们会愿意吗?”
秦大叔坚定地说:“不愿意也得愿意,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白帆建议:“我们应该用合理的理由来说服他们,建立明细账,设立会计和出纳,就像一个正规的合作社一样。”
白帆提到成立公司,实际上只是表面上的说法,因为他们暂时不能前往工商税务部门进行注册。
这个所谓的公司实际上与农村合作社类似。
眼下,农村的各个小队和大队都有了类似公司的性质。
他们有会计,有出纳,年底还会进行分红。
因此,在市场经济方面,农村人比城里人更早地适应了。
白帆提了个简单的建议,秦大叔立刻明白了,表示同意:“好,就这么决定。至于会计和出纳,我觉得你的表姐燕君很合适,她勤快,手脚也麻利。”
白帆心里高兴,但还是提出反对:“这个可能不太合适,她只有初中文化。”
秦大叔解释道:“我们大队的会计甚至只有小学文化,关键是要认真细致。”
他继续说:“出纳的工作可以交给我家的女儿,她以前经常帮我们算账,做得挺好的。”
既然达成了共识,那么管理费应该提多少呢?
白帆建议提取百分之二十,但秦大叔认为头几年应该多提一些,因为需要大量购置建筑机械。
此外,这几年来,大多数建筑工已经积累了不少财富,不缺钱。
除了管理费,还有股份的问题。
秦大叔要求白帆和白齐占大头,但两兄弟却不敢接受。
尽管他们是队长,但吉良建筑队的历史是由秦大叔和阚大爷两代人共同建立的。
白帆只是在旁边帮了一把忙而已。
因此,这两个关键数字需要更多吉良建筑队的代表来共同决定。
两天后,秦大叔召集了七八名建筑工代表,大家坐在炕头上进行了讨论。
最终,他们达成了共识:管理费头三年提取百分之五十,股份方面,白帆和白齐占百分之十八,秦大叔占百分之二十。
此外,还要为村里的干部预留一部分股份,剩下的股份则根据资历和技能分配给其他建筑工。
在讨论中确定了管理费的用途。
最后,他们决定首先购买一块地,用于建设一个场院,用来存放大型工具如脚手架以及各种建筑材料。
一旦地块购买完成,接下来需要购置大型设备,如搅拌机、卡车等等。
幸运的是,眼下两个工程的前期款项已经到手,可以着手购地和购置搅拌机。
会议结束后,大家立即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中。
白齐负责寻找合适的地块,而两名建筑工则忙于扩建办事处的院门以及建造倒置房。
建筑队的事业逐渐走上正轨,而在中药材生意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一方面,三姑夫他们的供销社扩大了中药材的采购范围。
另一方面,在白帆的建议下,老家的乡亲们也开始尝试种植中药材。
像天麻、川芎、黄连等药材在当地生长得很好。
这段时间大家都忙碌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