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晚膳,向皇帝和母亲告了退,便去了偏殿继续学习。皇帝和母亲在正殿做了一些成年人的事情,这些事情自己上一世也经历过,所以对自己来说,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
卯时三刻,是上朝的时间,穿上内务府量身定做的黑红相间的大公主服,佩戴上五珠大公主头冠,在十几名随从的保护下,向着大殿而去,这是自己第一次上朝。缓步走上大殿的台阶,进入大殿内部,等待上朝的大臣们,看到一个女孩进入大殿,不禁议论纷纷。对,一个女子来到大殿上朝,在男尊女卑的古代,是不可以的,甚至说是有所不容的,如果这一切都是天定,今天一定破了这个天!
“上朝…”刘公公尖细的声音传来,大臣们逐渐停止了议论。进入大殿列队站好。刘公公看到一个身着红黑相间袍服的女孩子走在百官最前面,又根据身份站在右边第一排,不禁微微一笑。“皇上驾到…”所有人齐齐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卿平身。”“谢万岁。”“今日朕看到了大公主前来上朝,朕心甚慰。”皇帝话音刚落。“陛下。”礼部尚书诸大人走到中间。“臣以为,女子不得干政,大公主殿下虽是陛下所封,但是祖制不得违背,请陛下三思。”“老臣认为诸大人说的不对。”国子监蔺老大人首先站出来反对。“诸大人,礼部光注重对于礼法的对错,是否考虑到大公主的学识修养。老臣奉陛下旨意考察大公主所学,大公主已经可以掌握治世之道,且这次岳州水患,所有建议皆出自大公主之手,且大公主所论已被陛下认可。老臣以为,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拘泥于礼法,有点说不过去。”
蔺大人一番言论引起了百官们的一阵骚动,皇帝也没有阻止的意思,待百官议论了一会,王丞相走到中间。“蔺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王丞相首先出来力挺蔺老大人。“臣,附议。”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也同时出列附议。越来越多的官员出来附议。皇帝当众下旨。“大公主文佳,可随时入朝参与国政。”“臣女谢父皇隆恩。”
“陛下,臣还有本奏。”户部尚书蒋大人说道。“陛下,幽州刺史上书户部,称今年幽州农作物歉收,实际收成与计划收成相差甚多,年初幽州遭遇严寒,四月又遭遇干旱。以臣愚见,幽州此次歉收,与以上两次天灾关系巨大。”
“父皇,”三皇子首先站出来。“儿臣以为,应该对河北地区上半年进行免税,以稳定民心。”“臣女并不这么认为。父皇,臣女以为三哥所说,只是其中一部分,其思考欠妥。河北地区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农作物种植,这一点臣女认同蒋大人之言,但臣女认为在减税之前,应该统计受灾情况,落实到每一户人家,再进行减税。有农业的基础,臣女之见,可以在河北地区推广养殖业,有农业基础,养殖业一定可以发展起来。鼓励当地官员劝课农桑,推广养殖,这样才可以根本解决问题。”
“不知大公主可有合适人选推荐?”皇帝听完前言,立刻反问。“刑部主司白大人和户部员外郎柳大人为人勤恳,可胜任。”皇帝满意的点头。“好,蒋卿,华卿,下朝后请将二位传唤至御书房侯旨。”说完,向着旁边刘公公使了一个眼色。“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所有人一起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在走出大殿之际,刘公公快步上前。“大公主殿下留步。陛下请大公主殿下移步御书房。”“烦劳刘公公回禀父皇,这正装本宫穿的实在不适,本宫换一套衣服就去御书房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