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重生:公主殿下归来 > 第16章 扬州丰收

第16章 扬州丰收

扬州,自古是中原粮仓之一,风景无限好,有细雨打绸缎的连绵雨景,有溪桥畔行人匆匆的过客之景,有琴瑟和鸣的优雅之景,更有无数勤劳耕耘的人们的丰收之景,今年扬州大丰收,离不开所有人的功劳。

“刺史大人,今年扬州大丰收,大人功不可没啊。”扬州粮曹喜出望外。“大人可知抚国大公主殿下的三论?”扬州刺史看着乡间小路上,辛勤收获粮食的人们,不禁喜出望外。“卑职愚钝,请大人明示。”扬州粮曹抱拳,向扬州刺史请教。“抚国大公主殿下说过,作为一名官员,第一,必须时时刻刻体察百姓。第二,劝课农桑,重视发展。第三,公正廉明。这一番言论被皇上定义为为官三论。本官资质平平,做不到谈天论地,只能按照三论所论述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听完扬州刺史的话,扬州粮曹不禁羞红了脸颊。“大人,下官竟不知大公主殿下有此番言论,是下官的失职。大人恪守大公主殿下之言论,才有了如此丰收之景,大人深受百姓爱戴,下官不如。”扬州刺史摆了摆手,招呼扬州粮曹过来。“罢了,大公主殿下之言,以后要谨记。这样,本官现在也闲来无事,随本官去乡间转转,看看这丰收之景吧。”

二人出了扬州城南门,走在乡间小路上,四处都是人们勤劳的身影,一袋又一袋粮食,堆叠装车。扬州刺史看到这般情景,叫住百姓。“老乡,今年收成怎么样。”扬州刺史语气温和,颇有亲切感。百姓们看到扬州刺史前来,都围了过来。“是刺史大人,快点都过来,草民等叩见刺史大人。”扬州刺史看到劳作的百姓都跪下,双手扶起最前面的一位老者。“各位乡亲们都起来,本官只是来这里看看各位,了解一下今年大家收成怎么样。”看着为首的老者,被扬州刺史扶起,在场的人才纷纷起身。“大人,草民真的十分感谢大人,大人自上任以来,斩了无恶不作的大地主,打击贪官,亲自下地为百姓普及生产,重修水渠,我们村子今年收成比去年提高了三成,家里猪壮鸡肥,这都是大人的功劳。”这一番话,人群又齐齐跪下。“乡亲们请起来,本官作为这扬州父母官,体恤百姓,明察秋毫是必须的,百姓过得好了,本官心里也很高兴。”说着捏了捏麦穗,坚实饱满,再次开口道。“本官只要在位一日,就会与扬州百姓同甘共苦,请各位百姓放心。”

告别了百姓,回到刺史府,扬州刺史提笔写道。“臣蒙圣恩到任扬州,资质愚钝不敢违圣意,时时以《三论》为鞭策。今扬州大丰收,扬州百姓丰衣足食,乃陛下之圣恩也。臣谢陛下信任之恩,无以回报,臣必将克己奉公,为陛下分忧,为百姓着想。臣扬州刺史敬上。”

几日时光,这一封奏折已经到达了户部,户部尚书蒋大人将这封奏折送到了御书房。“扬州今年大丰收,可喜可贺啊。”皇帝笑呵呵的说,“文佳孩儿,你有什么看法。”说着就让刘公公将扬州刺史的奏折,放在皇帝桌案旁边的小桌案上。小桌案前坐着的小女孩起身道。“臣女回父皇,扬州刺史能够劝课农桑,体恤百姓,克己为民,乃官中上品。扬州刺史能够很好的履行《为官三论》,此次大丰收,扬州刺史功不可没。”皇帝点头。“嗯……说的不错,只要任何一个官员能够做到朝堂三论,朕会相信,这江山,会给朕带来无数的好消息。今日朕心甚悦,传旨,扬州刺史体恤百姓,劝课农桑,克己为民,赏黄金百两,熟锦五十匹。传旨御膳房,朕明日要宴请群臣,传旨翰林院,邀请长安城内所有三品以上官员参加明日的宴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