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三个姐姐和两个嫂子并没有第一时间出去,而是都一人抓了一把瓜子,边吃边隐晦地打量着这个温馨的小屋。
这才住进来多长时间,就把这个小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外面的小院绿意盎然,大门进来的右侧还有猪圈和鸡圈,旁边还搭了个柴棚,最主要的是小猪崽还被养的非常精神。
再看这个小屋,厨房刚刚大致上已经看过了,靠墙边摆了一排五口大水缸,那里面肯定不是都用来装水的,是什么大家也都心里有数。
水缸的旁边就是一个橱柜,很新,也很高,大概有差不多两米宽了吧?里面是放了多少餐具啊!
餐桌,凳子也都整整齐齐的,墙角处还放了一个洗脸架,上面放着一个画有鸳鸯图案的红沿搪瓷盆,里面还有一些干净的水。
架子上面还钉了两颗大钉子,钉子上系了一根麻绳,上面整齐地挂着三块干净的毛巾。
架子上面的墙上还挂了一个圆镜子,红色的塑料边,镇供销社就有卖的,要一块钱一块呢。镜子的缝隙处还别着一把梳子,木头做的。
锅灶上也是有两口铁锅,锅台很宽敞。
现在这个时代,一家有个一口铁锅就很不错了,那个女人这才刚回来多长时间,就买了两口铁锅,这是不把从她娘家搜刮来的那点儿钱花完不歇心啊!
再看看这个屋子,就知道温馨是要有金钱作为支撑的。
这书桌、这炕柜、这房梁上挂的布帘子、还有这炕上铺的软和的东西,哪一样不要钱?没有钱一样都置办不了。
所以说,这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屋子里的几个女人神色各异,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哎呦,这有钱就是好啊!看看三弟妹把这家打理的多齐整?也就咱三弟能供得起吧?”大嫂第一个忍不住,冒起了酸水。
“要我说啊,这就不是个过日子的,你们看这垫被整的多厚实,这得要多少棉花啊?啧啧啧!”二嫂第二个跳了出来,她还把炕上的单子掀了起来,让大家看下面的垫被到底有多厚实,马灵到底有多败家。
“还有这炕单子,谁家会把布料这么浪费的?”赵大嫂又摸索着手里的炕单子,因为马灵不但没把多余的布给拆了做别的东西,还让它就那样耷拉在了炕沿下,就是靠墙的两面也折进去了很大一块。所以就在几个小姑子跟前给马灵上眼药,让她们在父母跟前多说说这个马灵的不是。到时候可能又有好戏看了。
“好了,我们出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吧!”还是赵大姐看这两个妯娌越说越起劲,才转了话头,带头向外走去。
她当然也不是瞎子,她们说的她当然也看到了。刚刚坐在炕沿的时候,她的屁股比谁的感觉都强烈,怎么会不知道那个垫被有多厚实和软和?看那平整的样子,应该是整盘炕铺了平整的一整块的。
另外的两个姐姐也神色复杂地对视了一眼,跟在自己的大姐身后出去了。
她们两个嫁的人家虽然说也不错,都是各自村里数一数二的殷实人家。但是像小弟家这样要啥有啥,还都是市面上上等的东西,哪个人看了不羡慕?
赵二姐进了厨房,又看了一下灶台上并排放着的两个热水瓶一眼,那是县里今年刚上的新款,就是镇上都是没有的,不仅要暖壶票,还一个要五块钱呢!她三弟这里竟然就一下子有两个。
赵家三姐倒是没有那几个人那么的羡慕这里的一切,这些她家也有,只是都有些旧了,而且还是一大家子共同拥有的。再说,她家还有自行车和缝纫机呢,就是手表,她家那口子也有一块,这些,三弟家可是没有的。不过,三弟手腕上倒是戴了一块手表。
“娘,我们几个能做点儿什么?”
赵菊华看着老母亲在那边烧火,马灵在灶台上忙活着,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正在炸洋芋条和豆腐条,已经快炸完了。
“你们几个就唠唠嗑好了,你三弟妹都弄的差不多了,这边炸好后,再就着这里面的油,把凉菜拌好,再做两个热菜就差不多了。时间还充裕的很。”赵母笑眯眯地对大闺女道。
她也没想到,这个三儿媳现在竟然这么能干,她出去也就一个小时左右,人家不但已经把所有备菜都准备好了,还把馒头和米饭也弄好了,她还真是有点儿小看了这个女人。
“马灵,你可不要和我们客气,咱可都是自己人,”赵家二姐直接走到马灵身边,对着她道。
这个弟妹,现在变了很多。要不还是那张脸,她都有些不敢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