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老头子一人做了一碗面条,纯白面的不说,还每人卧了一个鸡蛋。
这样的好东西,她和老头子以前肯定是不敢这么吃的。
就是有,也是留给那些最小的孩子们。
但是,赵辰宇和马灵走的时候,给他们夫妻俩留下了一百斤的大米和一百斤的白面,还有荞麦面、玉米面那些也都很细,完全看不出来是粗粮的样子。
他们一家给他们老两口留下的粮食足够他们俩吃两三年的了。
这段时间,几个孙子、孙女过来的时候,她也会经常给他们做好吃的。
他们这两天没来,非常有可能是他们的爹娘知道了他们来这里打牙祭的事情,这才不让他们过来的。
其实,他们每次过来都会给他们老夫妻俩带家里的鸡下的蛋的,就是家里偶尔吃点儿细粮啥的也会给他们带一份儿上来的。
一家子人,哪儿有那么许多计较的,就像以前她补贴老三家的那两个孩子一样,他们不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吗?
真那么斤斤计较的话,这日子还怎么过?
也是那两个媳妇想左了,她明天就过去说说她们去。
他们的小叔子有出息了,给爹娘整点儿好东西吃,这无可厚非。
他们这做爷爷奶奶的,给几个孙子、孙女想法弄点儿好吃的,这也无可厚非。
很快,赵父听到了她的动静,也起床了。
老年人本来就觉浅,更何况他们俩昨天晚上睡的还很早,也到了该醒来的时候了。
他也用老儿子给他留下的洗漱用品好好地洗漱了一番,这才清爽地走向锅台的地方。
“那,把你的那碗端过去吃吧。”赵母说着就端起自己的那碗走向了餐桌。
上面已经摆了一盘子凉拌苦菜,一看里面就放了油,这样的下饭菜是很好吃的。
“咱们这也是傍着老儿子享福了。”赵父吸了一口面条喟叹一口气,很是享受地道。
“谁说不是呢?呵呵、、、、、、我嫁给你这么多年,也就一开始的时候享了几年福,自从来到这里,就是有钱都搞不到好东西,能平安地活到现在还是不错的。”也是他们赵家老祖宗反应的快,早早地就切断了一切,让他们这一波人跑到了这个穷山沟里定居,要不然、、、、、、
“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赵父倒是信心满满。
他上次去县里的时候,发现氛围都活跃了很多,不会那么压抑,也不会那么肆无忌惮了,看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着,这就很不错。
他们家虽然老大和老二都在家里务农,但是他们也都是上过高中的人,这些年真的是难为他们了。
就是那两个媳妇有些配不上他们,但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到这里,他们整个家族的男士都在进行着“断、舍、离”,效果非常地不错。
他们娶回来的女同志整体来说也都不错,唯一的缺点儿应该就是没什么文化吧?
但是能怎样呢?遇到了这种时候,能活着就很不错了。
他们当初也是和下面的小辈们敞开了说的,大家也都能理解。
实在是有那不想离开的,家族里也是尽力让他们去一些安全的地方工作,至于娶媳妇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家里并不会多加干涉。
百分之九十的男丁都被他们带了过来,留在外面的少之又少。
而留在外面的女性族人,自那以后,是能不联系就不联系。
就是有那时候不信邪留下的男同志,也在后来的打击中悄悄地挪了回来,老老实实地娶个农村女人过日子。
外面实在是太乱了,没有家族的庇护,想要有所发展、又不走歪路,实在是太难了。
最主要的还是,他们自己不是太清白。
就是他家老儿子和另外一个本家侄子去当兵,也是因为他们留在外面的本族兄弟给帮忙打了掩护的,他们这些人虽然都搬来这里快三十年了,但是真的要仔细查的话,还是会有一些蛛丝马迹的。
不过,这么些年下来,他们也都适应了这里的慢节奏、低质量的生活。
就是不知道那些出去的人过的怎么样?
留在各个城市里的本家人,这些年倒是陆陆续续都联系上了,都还混的不错。
大家也都记得祖训,对于去找他们的农村族人并没有歧视和怠慢的情况出现,这也是他们赵氏一族的幸事吧!
“我等一下就去老大家,等会儿有骡车去镇上的时候我就走了,你一个人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