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从饭馆出来,又钻进闹市,差不多半个时辰后,她才出来。
她警惕地望向四周,走一步停三步,在街上绕了两圈才离开。
她也不知道背后有没有人跟着她,她没回家,她想起来还有个讨人厌的老太婆,上次莫名其妙地跑过来,虽然没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但依旧是个祸害。
听说那家人住在镇子的东边的杏花村,正好和他们秀河村方向相反,她都打听好了,再过一刻钟正好有去那边的牛车。
车夫叫王大福,六十岁上下,每天天没亮就拖着一车菜来这里卖,到了下午就回去。
林昭和他商量了一下,十五文带她去杏花村。
“王大爷,你们那儿有一户姓杜的人家吗?”
车夫大爷当即就反应过来,满脸嫌弃,“杜家,谁不知道?以前出了个秀才公,还娶了俩媳妇。”
“果然是读书人,还能娶到俩老婆,真有本事啊!”林昭跟着附和,她已经确定那个秀才就是她素未谋面的外公。
大爷听到她的话不由撇了撇嘴,“读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那个姓杜的能发家全亏了他那个逃难来的媳妇,要不然他也不是和我们一样是庄稼汉。这男人啊一有钱就变坏,这不刚有了女儿就给自己娶了个小妾。”
林昭默默地听着,不发表自己的任何意见。
她也不知道这面相憨厚的王大爷是真同情她外婆还是妒忌人家,也许两者都有。
“大爷,那个外地来的媳妇很有钱吗?”
大爷仰着头回忆,“那个女人当时只是拿出一个耳环个,就让杜家还清了债,还有了牛车。要是当时是我救的就好了。”
林昭听着不对,问他,“不是说是逃难来的吗?怎么又救上来?”
“逃难是杜家说的,那个女人是他家小儿子从河里捞起来的,这可是我亲眼见到的。”大爷还怕她不信,特意仔仔细细地描述了当时救人的细节。
林昭听着越来越不对劲儿,出声打断。
“小儿子?大爷,我可一直听说杜家只有一个儿子啊,这可是我娘亲口说的。”
林昭一副你说错了的架势,大爷怎么能忍?当即车也不敢了,转头仔细和林昭说了起来。
“杜家小儿子早死了,四十年前,有个王爷造反了,各家各户都要应征当兵,本来是这大儿子的,他那个偏心鬼的娘硬是让小儿子给大儿子顶了,之后不到一月那个女人,就嫁给了大儿子,然后就有了个女儿,那女儿……算了,不说了。”大爷一边说一边摇头感叹。
“那个女人长得真跟天仙似的,可惜了可惜了。”
林昭看着这大爷过了四十年仍旧念念不忘,不禁好奇,她那位外婆到底是何等风姿?
大爷说着,渐渐回忆起往事来,他突然等着林昭左看右看。
“丫头,仔细看你和她倒是有几分相像,不过你不如她。”
“……”
您开心就好。
“你别不信,她是我这辈子见过最美的女人。”大爷又在自说自话。“对了你去我们村干啥?”
“找人?”
“找哪个?大爷我送你一程。”
“去您说的那个杜家。”
王大爷很快就想到她可能是杜家的外孙女。
林昭很干脆地承认了。
王大爷笑呵呵的鞭子一扬,高声对着林昭说:“丫头,坐稳了。”
“好嘞!”
林昭在内心琢磨,人烟稀少,要是真有人想找她麻烦这里是最佳的地点。
她深深望了一眼身后,风平浪静,毫无异象。
赵云峰带着两个浑身青紫的男人走进县衙时,宋县令头也没抬,只让他带去关着。
赵云峰早在路上就审问了他们,此刻只需要向大人禀报即可。
“大人,问不出有用的东西,他们二人只是小喽啰。”
“那小姑娘可有派人盯着?”
赵云峰一愣,“大人,属下觉得此事应当与那林姑娘没有关系。”
宋县令好似百忙之中抽空白了一眼他的这个得意门生,“本官是让你派人保护她。”
赵云峰表情怪异,能徒手掰断牢门铁锁,能有什么危险。
“刚刚仵作来说,在场有一死者死因是后颈中了毒针,王集应该给了她很重要的东西。”
赵云峰听着脸色越发凝重,若是那东西真有那么重要怎么会派那两个废物过来,几句话就招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