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宁微离开平雨镇五六天了,这几天整个镇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是有乞丐发现最近来镇子上的人牙子死了,身上的银子也被人摸了。不知道是被谁寻仇了,还是因为缺银子所以才杀死了他们。
总之,留下了一屋子的小孩没人管。
如果父母是镇子上的人,自然就接了孩子回去。孩子回来了,卖孩子的几两银子就是白得的。
但也有孩子是人牙子从别的地方买的,只是暂时带到这里来了,这样的孩子就没人管。自家的粮食还不够吃呢,哪里顾得上别人的娃儿。
于是有几个孩子就成了街上的乞丐,问题是这个时候就是乞丐都讨不着东西吃,他们怎么可能会有东西吃。
只能一路乞讨,然后离开这里,看看别的地方有没有粮食吃。
赵氏带着柯怀云回去之后,柯长顺就找上了门。
“大嫂,三娃呢?他和二丫一起去镇上找你们了。”三娃是他唯一的儿子,柯长顺以后还要靠他养老呢,自然要找找人。
“老二,正好你来了。”赵氏没有害怕,反倒觉得有人能对自己和儿子的伤负责了,“你瞅瞅我和怀云胳膊上的伤,都是那个死丫头弄的。你可得出银子治,也不多要,给我们一人二两银子就行。”
柯长顺都要被气笑了,“分家的时候一分银子都没有,受了伤来找我要银子?我是能给你变出来么?再说了,就这一点小伤,也敢讹人。”
“小伤?”赵氏一听这话不乐意了,她忍着剧痛把包扎好的布条解开,“老二,你跟我说这是小伤?那杀人了也不过是小伤了,用不着吃牢饭是吧。”
柯长顺看清楚了大嫂赵氏胳膊上的伤口,直接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反问道,“你说这是二丫砍的?”
他的心里涌起一阵庆幸,幸亏二丫当初要断绝关系的时候,他没有死命拒绝,否则可能他的胳膊上也要添上这么严重的伤。
柯长顺知道赵氏的难缠,当即就想溜,然而三娃的下落还没问出来。
“想知道三娃的下落,行啊,给我二两治伤的银子,我就告诉你。”
柯长顺哪里拿的出来,他摆摆手,“三娃肯定过几天就回来了,他没地方去。”说完,他扭头就走。
父爱有,但不多。
当天晚上,三娃没回来。
柯长顺不着急,镇上有些远,三娃人小,多走几步路是正常的。
第二天,人还没回来。
柯长顺有些坐不住了,他想去镇上找找看,但被小王氏劝住了。他现在可是家里最主要的劳动力,耽误一天饭都要吃不上。
当然小王氏肯定不能把话说的这么直白,她是迂回着劝的,把人劝住了。
等到第三天柯长顺再想去的时候,又有一件事情发生了。
他的大哥——柯长贵死了。
赵氏带回去的几包药并未挽救柯长贵的性命,他一天一天地虚弱下去,最终一命呜呼。
他的死给柯家村的村民敲响了警钟。
村里不止他一个人拉肚子,听闻柯长贵死亡的消息,剩下的人都慌了。
不过是个小小的拉肚子,怎么会治不好呢?
有人就想去县里面看病,县里面总归是有医术高明的大夫吧。
带上全部家当方便变卖凑银子,有一部分人就去了。
没有银子的只好在村里面挨日子。
村民们本来以为也就这样了,饮食上小心一些,不吃变质的食物不就行了吗?
然而拉肚子的人还在不断增加,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死了。
王氏和柯有福也染上了拉肚子的毛病,同样怎么都治不好。问儿子要银子治病,结果剩下的俩儿子一个比一个穷。
他们也知道儿子手里抠不出银子,想卖大丫,要是实在不行,二孙子也是可以的。然而根本就没有人牙子来买。
两人怕死,把能卖的东西都卖了,就和赵氏、孙子孙女一起去朝着县城进发。连一直疼爱的大儿子都是草草下葬。
很多人染了病,终于有镇子上的大夫预测说“这不会是瘟疫吧”。
“老祖宗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如果真是瘟疫,我们可治不了,得朝廷派御医下来才行。”
谁都知道,朝廷派御医下来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所以大夫此言一出,五分之四的人都想要往外逃,连新盖好的房子和自家的地都不要了。
剩下的五分之一则是舍不得地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