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云澄也不知为何,一贯闲散的齐国军队突然来势凶猛的对他们发起了进攻。
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赵国大军自是迎敌而上。
四十万大军在边境驻扎。上次送来的粮草已经所剩无几,却迟迟没有得到朝廷补给。
他总有些不祥的预感,却不知这预感从何处而起。
“郑伯,邯郸那边还没有回信吗?”
郑国公无奈的摇了摇头。
“此处离邯郸城,一来一去不过也就几日时间,怎么可能这么久了还收不到回信。”
郑曜在一旁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道:
“殿下莫急,许是陛下那边有什么急事,耽搁了回信。”
萧将军又一次摔碎了手里的茶碗,怒喝道:
“我们能等,兄弟们等不了啊。四十万大军在外,粮草却供应不足,这打什么仗。”
这一次却罕见的没有人阻止他的发言,因为众人皆是如此想法。一时之间帅帐之中愁云惨淡。
士兵也是人。不吃饱饭,哪里有力气打仗。
季云澄心中的不安越来越重。
他摩挲着手中的茶杯,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我带一队轻骑,亲自回邯郸调粮草。”
“边关这里,就交给各位了。”
郑国公满目担忧,几经叹息。
“罢了,太子殿下此去,一定要多多保重。让阿曜与你同去吧,你们二人还能相互照应一番。”
一队人马踏着夜色离开了边营。
策马奔行了一日以后,他们决定在驿站暂且歇息一下。
哪曾想才刚刚上楼入座,便听见的隔壁的谈话。
“殿下,您当真放任那诚国公如此胡来?万一他背弃盟约...”
一道清冷又熟悉的声音传来。
“不会的,由他把持赵国朝廷,只是自取灭亡罢了。正好省了我们的力。”
“待他折腾够了,赵国于我们而言,如探囊取物。”
“殿下高智。”
季云澄捏紧了腰间的佩剑,却被一旁的郑曜按住了手。
他用眼神示意季云澄继续听下去。
旁边那声音又道:“殿下,赵王一家虽被诛杀,可独独剩下了在外作战的太子...是否需要...”
“无须出手,坐观山虎斗便是。”
“遵命。”
旁边房间一阵窸窣的脚步声,而后传来关门的声音,大概是离开了。
屋内寂静无声,两人却都红了眼眶。
“阿曜,怎么办。父皇他....”
郑曜死死捏住了季云澄的手,双目通红。
“殿下,这个消息的真伪我们可以再探听一下。但您答应我,若是属实,万万不可回邯郸。”
季云澄眸中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
“我的家人遭此大难,我却要做逃兵?”
“殿下,清醒一点,虎符还在您身上。”
“若是诚国公得逞,怕是设好了圈套等着你往里跳,他要的就是你手上的虎符。”
“若是陛下果真...那您就是陛下一脉唯一的希望,万不可冲动。”
季云澄一拳砸在木桌上,茶杯中的水都洒出来些许。
“不休息了,我们立马出发。”
如今距离邯郸城不过十几里,已经能看见对向陆续而来的车马。
季云澄多次拦住路人,想询问一二。得到的反应皆是无奈摇头和劝说他们远离。
皇室之事,百姓不敢妄言。只是这清一色的反应,无不昭示着一个结果。
诚国公反了。
郑曜看着怔愣在原地的季云澄,再次策马上前。
“殿下,我们回去吧,不要再往前了。”
季云澄扭头看向他,目光一片苍凉。
他调转马头,最后一次看了看邯郸城的方向。
“阿曜,我没有家了。”
郑曜强忍泪水:“殿下,一切还来得及,大军在您手上。”
他有些失神的目光又有了些神采。
“对,我们还有几十万大军,可粮草要怎么办,要从哪弄来那么多粮草啊。”
一时间气氛凝滞。
几人从未想过,他们带着希望而来,却带了数倍的痛苦而去。
到达军营后,季云澄向几位将领宣布了这个惨痛的事实。
“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