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城北
温遥清仔细翻看北川带来的密报,广粤守军千长徐大先就只能默不作声跟在还戴着帷帽的温遥清身边。
徐大先老实木楞,起初北川持令与官凭而来,他的上司广粤的校尉都愣了一下。没一会就把徐大先所管辖的千军交由北川,前往梁州长平。无法就是听话,这位刑部尚书的事校尉多少知道点,萧国对官员的校核用于认字的武将也是的。
人家温大人虽然有名无实,但手头竟然有调兵令,还是光明正大走来,怕是陛下知晓此事。估摸着这调令,还是陛下给的。这校尉曾和自家将军去过上京,在三年前的中秋佳节,他有幸见过这温大人,年纪小却对人情世故游刃有余。
“徐千长,这,这,还有这……”温遥清在长平地图指出十几处宋家产业,“请你派人看守,余下的人去宋家祖宅,主要将宋家现如今的当家人宋纪明其心腹严加看守。”
徐大先接过温遥清递来的名单和搜查文书,抱拳行礼,道诺。
温遥清并不着急去找宋家的罪证,她转马去了长平知州的府邸,今日上元节,恰巧是长平知州的休沐日。这人略等徐大先等人入城后,才坦然去到了城门外。
入城牵马步行有半个时辰,温遥清才到了长平知州孙长安的府邸。她一停在知州府前,早守在门口的门房见有人来,立刻去通报知州。
孙长安听门房描述门外来人的模样,觉得奇怪。按他所知的情况,能让上京纨绔之一的辅国公世子以礼相待,此人来历肯定不简单。既然想不明白,就……
“你去把人给本官请进来,记住礼数要周全。”孙长安思虑片刻,吩咐门房赶紧去做。
吾玉躲在温遥清身后,和阁主讲悄悄话:“北川先前差点叫人查到真面目了,据说是渤海那边来的人。”
暗阁无论谁多多少少会些易容,阁中每个人出任务还是平时,都是做了些伪装。吾玉模样娇俏可人,天生就白,就是刻意把自己涂黑了些,反倒不怎么起眼。
“渤海?”温遥清身形不动,知州府前就只有刚刚那个门房,一见到她就缩了回去。八成去见孙长安,报声诺,应该是早就吩咐下去了,大概昨日午时出了那事,她被注意到了。
“是。”吾玉揪着温遥清衣袖,“这几年按您吩咐的,暗堂那边说渤海小动作不断,而且今年三国朝会渤海那边来的只有成亲王世子和世子妃。主子您说,三国朝会后会不会再起战事?”
温遥清听见声响,用两个人能听见声道:“一切尚未定论,让怀瑾去找北川,分点人看着点成亲王世子和世子妃。叫叶晚离这几个月注意点他身边,记住在我离开长平后,留几个人协助当地官员在三国朝会前,稳定梁州局势。”
“是,属下定不负命。”
温遥清把吾玉往外拉出来了一点,门房同马厩小厮一同出了门。
门房恭敬朝温遥清行下首礼,道:“请姑娘随小的来。”
孙长安见人已来,赶紧把门房赶下去,温遥清才将帷帽摘下来。温遥清见过孙长安,孙长安并未见过温遥清。孙长安是升迁至梁州做知州,先前是做吴闽鲤城知州通判。
温遥清拿出官凭递给孙长安,孙长安颤抖着手接过,细细查验。赶紧俯身跪拜,道:“下官孙长安拜见大人。大人求您彻查宋家之事,还长平安宁!”
孙长安想尽办法绕过梁州的赵知府,将案子递上。宋家趁着孙长安还未来长平站稳脚跟,借机梁州守军走后,用金钱控制了半个长平衙门里的人。
本身有些个人,就只是在梁州守军在时老实点,人一离开,有钱能使鬼推磨。架空一个知州,还是个小地方出来的,山高皇帝远,该怎么做还不是那些地头蛇和老油条们说的算。
不过,孙长安倒算是个有本事的。花了一年的时间,让自己在长平站稳脚跟,实属不易。
温遥清连忙出手拦下孙长安,把人搀扶起来,道:“孙知州,本官现就是来处理宋家之事。你可有宋家这桩案子的苦主和证据,无凭无证,此案无法上呈陛下。”
“下官有,下官一直为这一天准备着。”孙长安几乎热泪盈眶,他刚一上任就被百般刁难。又遇上被宋家迫害的姑娘,对其各种的保护,几乎都要去了半条命。能活到现在,在寻常百姓当中已经很勇敢了。
温遥清收回官凭,带着安抚的语气,道:“孙大人,广粤守军已将宋家看管起来,与宋家有关的嫌犯皆已在衙门内。”她把梁州知府的事说了,孙长安没有后顾之忧。
孙长安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