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少,借着路灯昏暗的光,往镇上走去。
“师傅,我们这是去做什么?”唐遥不解地问,不是应该带着自己去山里吗?
“给你弄些钱。”师傅佝偻着背,就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钱?我要钱做什么?”
“穷文富武,没有钱日子怎么过?”师傅一脸的理所当然。
“你有钱吗?你可不要乱来。”
“我劫富济贫那么些年,有点儿家底很正常吧?”
“嗯,听上去很合理。”
这时间本该灯火通明才是,可这个年代的小镇,也没什么夜生活,一片乌漆麻黑。
师傅停下脚步,唐遥往前看去,一个汉子正在炒着板粟。
“想吃这个?等你取了钱再说,我身上只有粮票,人家也不收啊。”唐遥不好意思地说。
“钱。”师傅走上前去。
“好。”汉子放下铲子,转身去了屋里。
师傅接过汉子递来的包袱,转手给了唐遥。
唐遥好奇地看着汉子。
“走了。”师傅继续往前走。
唐遥看看样式复古的包袱,斜挎在肩上,跟了上去。
“以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更重要的是广开言路,治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金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望大人三思......”
师傅停下脚步,对着大喇叭,仔细倾听。
《黄飞鸿之狮王争霸》?
“师傅,要进去看吗?反正你已经取到钱了。”唐遥看着录相厅门口,低头织毛衣的老太太。
师傅继续往前走去。
“就这里吧,水能生财。”师傅在河边停下脚步。
这条小河贯穿了小镇,河水还算清澈,可河底沉着一层黑黑的煤灰。
愣了片刻,唐遥才明白师傅的意思,从肩上取下包袱。
本以为会是一堆金银珠宝,可包袱里却是一沓沓蓝灰相间的百元大钞。
师傅还挺与时俱进的嘛。
这是一大笔钱,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是60斤粮票,一学期的学费是197元,可这包袱里,保守估计,也有二十几万。
“那个炒板粟的是谁?”唐遥好奇地问。
“一个老朋友的徒弟。”师傅吐气开声,一掌重重往河中的巨石击去。
巨石应声化为齑粉,师傅伸手一招,一把寒光闪闪的长剑落入手中。
唐遥张大了嘴巴,“师傅,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电影里,小说里,剑都长在石头里?”
“当然是插进去的。”
“那为什么要插进去?”
“这个叫什么来着?对了,管制刀具,不方便随身携带。”师傅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
“那你为什么拿出来?”
“当然是为了你啊,这些东西以后都是你的。”师傅说完随手把剑抛了过来。
唐遥手忙脚乱地接过剑,还挺重。
“剑鞘呢?”唐遥问道。
“丢了。”
拿在手里也不是,腰里也插不进去,唐遥干脆把剑从包袱中间穿过,就那么卡在包袱上,斜挎在肩。
脑补一下自己的形象,脑海里出现一个不怎么美妙的词:插标卖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