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墓志铭1983 > 第10章 唐浩明想上大学

第10章 唐浩明想上大学

李权君听说爸让大哥把衣服脱了,赶紧接茬:“哥,你把换下来的军装都给我吧,帽子也是我的了,还有你的书包和水壶。”李权君说完站起身跑进自己的茅草屋,拿出一顶皱巴巴的军帽,“你一回来我就压在枕头底下了,我也不敢戴,这下都给我了,我就能戴了。都怪爸,不让我当兵。”

权泰颖拿着蒸好的鸡蛋走了进来,她在屋外把刚蒸好的鸡蛋放到水缸里冷了一会,“当兵当兵,你哥去当兵你也去当兵,就大勇留在家里是吧,你老实的等着工作安排。”

在李正文的火气稍微有些缓和之后,大家终于吃了一顿总得来说其乐融融的娘家饭,李凤华和李凤梅去收拾桌子上的锅碗瓢勺,姥姥带着唐十二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唱着听不懂的泗洪方言民歌,李权君缠着李风平看着能不能淘换出更多的军用品,李正文和唐浩明分别泡了一杯存了一年的黄芽。

李正文用嘴在陶瓷杯边慢慢的吹着茶叶沫,杯子上印着“中国邮电总局成立三十周年”,李正文浅浅的喝了一口,对着唐浩明说:“浩明,听说你现在提副乡长了?”

唐浩明点了一支团结,点燃后回答道:“是的,不过莲塘乡没有正职,就我一个副乡长。”

李正文看着这个依旧黑黝黝的女婿说道:“浩明,唐青也出生了,你高中毕业的情况我了解过了,如果不是高烧,你应该能考取大学的。如果不是家里拿不出五块钱去补习班,你也应该能考取大学的。”

唐浩明重重的吸了一口烟:“爸,过去的就过去吧,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我一直觉得农村工作最适合我,你看,我拾过牛粪,打过铁,做过铁桶,运过粮。”

李正文看了一眼唐浩明:“不说过去,那么我们也不说将来,我们说说当下,权君不愿意继续读书了,要去当兵,我没应允,那就去工厂,你才27岁,已经是副乡长了,我想你应该去读书,毕竟高中毕业在当下也许是可以的,但是在将来就危险了。你看,说不说将来的,又说上了。”

唐浩明正了正身子,看着李正文说道:“爸,你说到我心坎了,我不是因为没有上过大学而想去弥补什么,我是真的想去学一些知识。这些年,变化很快,快的让我都几乎跟不上了,上次内参中说,让我们跟着时代的车轮前行,我不想被车轮碾碎。”

李正文有点喜欢上这个黑黝黝的回民区小子了,“我帮你问问,以前有些老战友现在还是比较有见识的,我帮你打听打听。”

唐浩明举起茶杯,站起身来:“爸,以茶代酒,我敬您。”

李正文稳稳的坐在沙发上,将身体往后移了一些,却没有说话。

李凤霞回淮西的时候,李凤华已经离开了淮西去了区里,姐俩没有碰到面。李风平换了一身新衣服,呢子大衣,据说是齐晓晨买的,李正文并没有继续责骂,木已成舟。

唐浩明按照约定和陶月顺、黄欢安在区里碰了面,李凤华被程大姐接到家里去了,带着唐青。

“浩明,陈大明的窑厂生意一直都很好,有一个老技工帮他看窑还有固定的工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我也去问了几个厂里的工人,比种地赚的要多。我以前没有特别关注过这一块,我觉得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是最重要的。”黄欢安把桌子上自己的本子打开,“你看,大王有三人,刘大郢有两人,姚郢有七人。”

陶月顺起身又倒了一杯茶,随手把桌子上的烟灰缸倒进了簸箕里,在边上磕了磕:“你俩少抽点,我这办公室都成烟囱了。我看你以后就多管管工业。”陶月顺看了黄欢安一眼:“去年农业税收缴情况很好,除了个别户以外基本达到了百分之百,说明小岗村的做法真不错。年底又增加了提留款,浩明啊,你的担子还是比较重的。”

唐浩明把烟屁股丢进了桌子上的烟灰缸:“陶书记,你这烟灰缸不错,长城的形状,看着是水泥浇筑的吧,厂里带给你的?”

陶月顺伸手从写字台右下方的柜子里摸出来两个烟灰缸:“还不都是给你们准备的,我要这玩意干嘛。水泥厂这次运货去福建,带回来几个这个,你看人家南方人就是聪明,我们水泥才卖多少钱一个,这个烟灰缸就能抵上两袋水泥了。”

黄欢安接过两个烟灰缸,递给唐浩明一个,敲了敲,外边是暗黄色的,做成了长城的形状,感觉像是黄铜做的一般。

“从原材料到初加工到产品我们还是需要很长的路啊,就说陈大明的窑厂,最早也就是挖泥给外地人,如果不是这个南通人家里突然有事,哪有他的事情。”唐浩明看着手里的烟灰缸继续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