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话带着滋滋的电流声,声音听起来不那么真切,但大体还是能听懂的,姜明也从这只言片语中了解了小玲父亲的身份。
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在公司里熬到了不错的位置,人到中年不敢跳槽,于是只好常年在外地奔波,老老实实地等着升职,一个很容易脸谱化的形象。
一通电话结束之后,姜明耐心等了一会,电话铃声再次响了。
依旧是“爸爸”的备注。
“……”
“这两天这边下雨,腰疼得厉害。”
“我也是啊,前两天开春,想着在院里种些萝卜,结果肩膀疼到现在。”
“唉,你说咱们是不是老了。”
“小玲都快谈婚论嫁了,你说呢?”
“那也是哈,不服老真是不行啊。”
“……”
“我今天在地摊买了几张膏药,挺便宜的,等你回来可以试试,下次出差买几张带着。”
“那东西能有用吗?”
“挺好用啊,贴上热乎乎的,和暖宝宝似的。”
“保不齐就是暖宝宝……”
“你不贴拉倒。”
“……”
“小玲月考成绩出来了,全班第二,校排名四十多!”
“嚯,都进前五十了,有进步啊。”
“可不嘛,这几天小玲都熬夜学习,我半夜醒了见二楼还亮着灯呢。”
“年轻嘛,努力一点是好事……我给你转了点钱,把伙食做好点,让她补补营养。”
“行,下午我去菜市场好好逛逛,给她熬个鱼汤啥的。”
“哎,我还记得小玲以前挺喜欢小提琴的,等高考完了,问问她想不想去音乐学院。”
“……那好找工作吗?别把她耽误了。”
“这孩子聪明,肯定能学成。”
“那就听你的。”
“……”
一通通电话听过去,基本都是些生活琐碎,还有对生活的规划算计,一对中年夫妻生活得平静,他们对于未来的憧憬几乎全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期间其他手机也响过几次,都是些亲戚朋友,说些鸡毛蒜皮的事。
平静的日子直到一个备注“陈老师”的电话出现。
“陈老师,怎么了?”小玲妈妈的声音明显局促了许多,伴随着用围裙擦手的声音。
“小玲妈妈,请您来学校一趟。”对面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严肃。
“好……好,我马上到。”
……
姜明和叶蓝再次相视,等下一通电话。
是和小玲爸爸的通话,但刚一接通就是一大阵杂音,就像是丢失频道的收音机,只会嗤嗤乱响。
过了许久,杂乱的声音里才渐渐出现人声,然后渐渐变得清晰。
完全不复之前的安闲惬意,只剩下小玲妈妈痛苦的哭诉声,小玲爸爸一直沉默着,过许久才会安慰一句。
“你说这孩子是怎么了,平时那么老实,怎么突然就干出这种事了呢……
“天下男人多得是,小玲哪个配不上?怎么偏就盯着这一个,还把人家男同学的名字往胳膊上刻……
“再说她也不是想这事的年纪啊,高中都还没上完……”
“……”
“她就是用刀划的,当时老师们都不知道怎么办,连校长都惊动了……
“我看着都害怕,咱这么好的闺女,凭什么就要把自己给毁了啊……”
到这时,小玲爸爸才开口,声音发沉:
“她这年纪思想不成熟,出点事也正常,往后咱们多照顾她……孩子在你旁边吗?让我跟她说两句。”
小玲妈妈吸了吸鼻子,带着哭腔回答:“没,医生带着做检查呢,一会就出来了。”
“那等出结果了……”
果然是这件事……姜明沉默地等下一通电话,屏幕刚亮起、铃声还没响就接听了。
依旧是一串嘈杂的声音,之后逐渐出现人声。
“大夫这边说她状态不好,建议住院观察一阵。
“你放心,我这两天吃住都和她在一起,绝对不会再让她出事了。”
“……”
“嗯,已经恢复不少了,可以回家静养了。”
“回家也行,我问了一个同事,他家有个当医生的亲戚,人家说总住院也不好。”
“……”
“看着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