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女不敢说会,总觉着有什么不好的事在等着她,“不甚会。奴婢平日里多洗衣打水,和面做饭的是许君她们。”
“她们还在西边做红薯粉面?”刘陵又问。
曹女小心翼翼地点点头,“奴婢叫她们过来?”
卫长君家中这么多人,女奴只有四个,其中擅长做饭的顶多两个半,那半个帮那两个打下手。她找卫长君买恐怕不行。有了她给的千金,卫长君不差钱。她给多了,卫长君也有可能卖。比如万金。可万两黄金买一个女奴,不需要姊妹在她父王面前摆弄是非,她父王也会认为她疯了。
“不必。”刘陵笑笑,“是不是该准备午饭了?”
曹女看一下堂屋门口洒进来的阳光,“立冬后没什么活不累人,奴婢们就改成一日两顿,早上巳时左右,下午申时左右。还得差不多两个时辰。”
刘陵脸上的笑隐去,“期间不饿吗?”
卫家粮食多,红薯和玉米饼等杂粮,曹女等人能吃多少吃多少。如今他们一顿吃的都赶上来卫家之前三天的量了,哪怕一天只有一顿,曹女也不好叫饿。
刘陵若想从这上头做文章,就打错算盘了。
曹女知道她见识浅薄,不如翁主聪慧,怕顺着她的话说把自个卖了,“家里人多不可能做的刚刚好。小郎君们正长身体,一两个时辰就会饿。奴婢们会多做些放在锅里。要是小郎君吃,奴婢饿了就吃点饼垫垫。小郎君不吃,就留奴婢吃。虽然晚上不做饭,但偶尔郎君也会叫奴婢做菜汤,就是清淡的面汤加点青菜。我家郎君脾胃弱,晚上吃多了难受睡不着。”
刘陵很意外,卫长君真有君子之风,待奴隶都这么和善。看来她需要亲自回去一趟了。
“卫大公子人品真好。”
一听这话曹女忘记戒备提防,想也没想就说:“郎君是奴婢见过的最好的人。”
“他也是我见过的最坦荡的人。既然大公子不在家,我就不叨扰了。”刘陵起身道。
曹女楞了一下,然后不敢信地问:“翁主要回去?”
“我来拜访大公子,大公子不在家,我可不是要回吗。”刘陵笑容温和,曹女却觉着她皮笑肉不笑。可无论如何她走总比不走好,“奴婢送翁主。”
山边路窄,马车拉过来费劲,刘陵的车就留在子午栈道。原本从卫家往东到子午栈道没路。这几年走的人多了,也有了一条一丈宽的小路。刘陵出门本该往东,但她却往西,盯着做红薯粉面的许君等人足足看了一盏茶的工夫,做法步骤跟曹女说的一般无二,刘陵这才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