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步和卫广放假了,卫少儿卫孺来了,曹女不知道和多少。厨房里热,曹女可能中暑,也有可能汗滴到面里,卫长君令她和一剂子面。这点肯定不够吃,又吩咐她用小锅煮一锅放大米的杂粮粥,快煮好的时候热肉馅炊饼。
“对了,铁锅拿出来,再盛一盆肉和汤,我有用。”卫长君又补一句,“面切好拿过来。去摘些茄子和豆角,别用刀切,手掰开再清洗。”
曹女:“郎君用肉炖茄子和豆角?那面也一块炖?”
卫长君卖个关子,“回头你就知道了。”
韩嫣好奇心起,踢一下他的小腿:“中午咱们两家一块吃?”
卫长君白了他一眼。韩嫣当他答应了,朝自家方向喊:“回头把我的饭送过来。”
这句话令曹女等人越发好奇面怎么做。粥煮沸转小火焖,曹女令几个半大小子在院里看着木柴别掉,她们四人出来给卫长君打下手。
菜洗好,肉现成的,焖面简单,哪用得着她们帮忙。勤学是个好习惯,她们学会了,以后也不需要卫长君亲自动手。卫长君自然不会拆穿她们。他先把油乎乎的肉倒锅里,用筷子和锅铲把肉分开,然后倒入茄子和豆角以及调料。茄子豆角炒几下,卫长君把面铺菜上,盖上锅盖等待焖熟。
虽然卫长君家不像城里高门大户一顿好几个配菜,他平日里一荤一素,有时候晚上只有一个汤饼,但食材鲜,料足,远不是卫少儿婆家可比的。
曹女等女奴想偷师,卫少儿也存了这个心思,“大兄,这就好了?”
“等着。”卫长君离火远一点,等着面香出来,掀开锅盖,加木柴大火收汁,他抄起锅铲和筷子把面跟菜和肉以及肉汤搅拌均匀。
随着每一根面都变了颜色,锅里的汤也没了,卫长君把木柴火扔到一旁,叫弟弟把吃饭的方几搬出来。
小霍去病跳起来:“我去拿碗。”
“你给我先洗手!”卫长君大声提醒。
小霍去病脚步一顿,回头跟他吼:“我又不是小孩子!”
小孩子被香味勾的坐起来醒醒困,撑着母亲卫孺的手臂起来,犹豫着不敢向前,改拽他母亲,“阿母,我吃面!”
卫长君回过头,虎着脸:“叫我什么?忘了不给你吃!”
小公孙敬声乖乖地喊:“舅舅。”
卫长君颔首:“可以给你一碗。不许吐。”亲自挑半碗面一些肉和软糯糯猪肉皮递到他手里。卫孺想喂他,卫长君挑眉,“儿子没长手?”
卫孺把筷子给他,又担心地说:“戳到嘴怎么办?”
“你没长眼?”卫长君不客气的话令卫孺脸色涨红。卫媼打圆场,递给她一碗面,“先吃。去病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滚烫的饼都敢用手抓,也没把他的小爪子烫掉。”
刚刚接过一碗面的小霍公子不想吃了:“祖母,怎么说什么都能扯上我啊?”
卫长君给他和韩嫣分别盛一碗,就把筷子和锅铲交给卫少儿,令她和弟弟们自己盛,“去病,吃炊饼吗?”
一碗面不够小霍公子吃的,但锅里不多了,他考虑片刻就拿个炊饼就焖面。
饭菜做的多,阿奴会敞开吃。倘若不够多,阿奴不会盛第二次。起初卫长君也没发现。偶尔一次注意到他比霍去病吃的少很多,卫长君才意识到他怕吃太多不要他。小阿奴没安全感这点只能一点点改,卫长君解释再多也没用。
卫长君看到阿奴拿半个炊饼,另一半给他母亲,“阿奴,屋里还有一小锅杂粮粥。没做汤,渴了就喝那个。”
阿奴:“郎君喝吗?”
卫长君敢发誓,如果他点头,阿奴会立刻起身盛粥,“我吃瓜。”
霍去病心底忽然一动:“大舅,怎么没拌黄瓜?”
“以为你不吃。曹女她们在院里用饭,叫她给你做。”
霍去病起身,又不舍得面。卫长君简直无语:“端着碗去。”
“好主意!”霍去病进了正院先看一下,曹女等人在井边聊天,“还没用饭啊?”
曹女起身:“粥太热。小公子怎么来了?”
霍去病直言:“我想吃拍黄瓜。”
曹女放心地笑了:“还以为小公子又被郎君训了。等一下,很快的。”说着话去摘黄瓜,许君等人扒蒜,调酱汁。
卫家只有猪油,猪油不能用来拌菜,然而无油的黄瓜,小霍去病也很满意。尤其他的面油乎乎的,配上清爽的黄瓜,胃口大开。他像是发现一道新美食,一边吃一边叫阿奴和卫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