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几个小姑娘踢毽子。”卫青想起小外甥看到他吓得浑身僵硬,连毽子都不敢碰就觉着好笑,“大兄有没有什么想跟我说的?就是此次出征。”
卫长君道:“经过上次同陛下一战,不相信自己?换成我,我做不到。无论我说什么,都是外行指导内行。”
卫青眼巴巴看着他。
卫长君拨开他的脑袋,混小子故意的吧。
卫青知道他大兄见不得他装可怜,“大兄,说说,一句也行。”
“相信自己?”卫长君摇了摇头,“几十年了没赢过匈奴,而你的师傅都是陛下亲自挑的,谁有你懂得多?你要是怀疑自己,也没别人可信。”
卫青踏实了,盖因他也是这样想的,“陛下说不出意外八月发兵。”
这世上就是意外多。
北方小麦泛黄,匈奴南下烧杀抢掠。
刘彻气得不再等,恰好粮食准备的差不多,不日便挥师北上。
由于太赶,卫青只来得及安慰老母亲,名曰大兄找人算过,他此次出征定能凯旋。
卫青本想说“陛下”,一想上次无功而返,老母亲肯定不信,这才搬出卫长君。卫媼还真就信了。
卫长君不知道龙城具体位置,他对真正打仗也一窍不通,没法帮卫青,就在城外大军必经之路等着,给他和公孙敖各一包炒面。
公孙敖不确定地问:“卫家大兄,这是给公孙太仆的吗?”
“给你的!他不配!”
公孙敖跟卫青关系好,听他抱怨过公孙家差点把他小外甥养废了。他忍着笑说:“谢谢卫大兄。”不禁庆幸公孙贺在最前头,他和卫青在后。
卫长君见最后还有一批人,顺嘴问:“哪个是李广?”
“李广?”公孙敖朝后看去,“没李广啊。”
卫长君怀疑听错了,“不是四路大军吗?”
公孙敖懂了,他定是听人说了什么,“确实有人举荐李广。陛下说这次都是骑兵,急行军,李广年近半百,等出了关可能没精力指挥作战,换成了李息。同姓李,五百年前是一家,也没便宜别人。”
第146章 卫青出塞 我们卫家这么厉害?
没便宜别人是这么用的吗?
卫长君傻了。
公孙敖也觉着这个理有很扯, 陛下不如不说。
“卫家大兄,我得走了。”公孙敖看到最后的人马赶上来,不得不翻身上马。
卫长君点头:“能打就打, 不能打就跑!”
公孙敖往后一踉跄,差点从马上摔下来,哭笑不得, “多谢卫大兄提醒。”
卫长君见状叹了一口气,不是我长他人志气啊。此时的匈奴尚未被卫青和霍去病打残, 大部分汉人未战先怯, 只是从心理上就输了啊。何况匈奴兵强马壮,在马背上比走在地上还稳当,而这批汉军从未跟匈奴正面交过手, 不知道怎么打,不跑快点得损失惨重。
“大兄, 都走远了。”
同来送卫青的卫步见他痴痴地朝卫青和公孙敖看去, 忍不住小声提醒。
在大汉臣民心中匈奴过于强大,汉军对匈奴如以卵击石,卫广很是不安:“大兄是不是担心二兄?”
“不是。”卫长君摇摇头, “陛下计划七月底出兵, 十月初结束。如今足足提前了两个多月。若无意外,同匈奴交手的时候正好伏天。”
卫步好奇地问:“草原的夏天也热?”
“冬天比长安冷,夏天比长安热。”
兄弟二人齐声问:“那可如何是好?”
“草原太大, 有的地方凉爽一些,但愿他们去的地儿舒服。”卫长君觉着与其奢望这点, 倒不如祈祷年龄都称不上大的四个将领尚存青年人的热血,出了长安地界当真急行军,伏天之前赶回来。
卫步和卫广长这么大头一次亲眼看到大军出征, 心里眼里都担心他们一去不回,以至于没发现卫长君言不由衷。
卫长君转过身来,一手搂着一个,“回去看看阿母。”
此地离长安城十多里,卫媼和卫少儿以及卫孺等人就没过来。
“大兄呢?”卫步问。
卫长君瞥一眼直勾勾盯着大军的霍去病和阿奴,“带他俩回茂乡。该准备收小麦了。去年减产严重,又捐了二十车,今年无论如何得赶在下雨之前全部收上来。”
粮食就是他的命!
去年一场霜降,卫长君少了几百个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