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婴笑着摇头:“不是长君的烈酒,喝饱也无碍。其实我到家不爱走动,从早坐到晚,懒胖的。”注意到西边有人出来,仔细一看不是张汤、东方朔,也不是司马相如,“房子盖好不来住,留着看吗?”
“东方朔爱热闹,张汤忙。”窦婴夫人病愈后回了一趟母家,她侄子家离司马相如家很近,听到一些流言,“卓文君跟司马相如离了。”
“咳!”卫长君被口水呛着。在身侧写字的公孙敬声起来拍拍他的背。卫长君拿下他的小手,“好好写字。”
小孩挨着他坐下。卫长君又轻咳一声缓缓,“除夕前东方朔来过,没听他说啊。你们知道的,城里大小事,没有他不知道的。”
起初窦婴夫人也不信,毕竟文君“当垆卖酒”天下皆知。那么深的感情怎么说离就离了。再说了,司马相如这两年也收心了。
窦婴夫人:“得从地龙翻身那年说起。卓文君不是回蜀郡了吗。司马相如担心卓文君,赈灾他也去了。以前卓王孙不同意两人的事,司马相如同他岳丈因此不睦。营地离卓家好比长安到这儿。可司马相如只拜访过两次,抵达蜀郡和离开蜀郡的时候。
“卓文君因此生气,同他大吵一架,也没随司马相如回来。后来不知道又怎么了,卓文君要和离。司马相如可能认为跟上次一样,她不是真想离。直言离就离。没成想卓文君这次铁了心了。”
“别人不知道?”
窦婴夫人摇头:“邻居知道。地龙翻身后再也没见过卓文君。据说司马相如近日得了一大笔钱。时常出入酒肆,潇洒快意。”
“那我得问问东方朔。”
卫长君把此事记下了。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再次见到东方朔时隔一年多。
朔元元年,初春,天还很冷,很寻常的休沐日上午,卫长君吩咐三个弟弟该洗头洗头该沐浴沐浴,拽着小外甥去门口踢球。东方朔策马飞奔过来,落地没站稳就吼:“大公子,大喜!”
第154章 卫皇后 以后该叫国舅爷了。
卫长君大步迎上去:“慢点, 别摔着!”
东方朔抓住他的手臂站稳,激动的上气不接下气,哆哆嗦嗦:“大喜!大喜!”
“终于高升了?”李广都能被刘彻弃之不用。如今东方朔高升三公之一, 卫长君也不奇怪, “让我猜猜,九卿之一?”
东方朔想哭又想笑:“大公子别说笑了。我这辈子能到上大夫都是祖宗保佑。”
“那喜从何来?”卫长君糊涂了。
七岁的公孙敬声不再是那个话都说不利索的奶娃娃, “快告诉大舅!”斜着眼吼东方朔。
东方朔脾气好,他又知道卫长君疼外甥, 外甥也疼他, 不在意地笑笑,“陛下有后了!”说完又忍不住咧嘴笑,仿佛比他位列三公之一还高兴。
卫长君懵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有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刘彻再也不必担心叔伯兄弟以陛下无子为由造他的反。他处置逆臣也不必有诸多顾虑。刘彻的皇位从这一刻起固若金汤,只要他不自己作死。
东方朔也无需担心有一日突然改朝换代, 他成了前朝旧臣。哪怕刘彻短命,皇权更迭也不会起太大波澜。东方朔向来忠君, 刘彻有后这是天大的喜事, 不怪他这么兴奋。
“我妹?”卫长君还想确定一下,盖因他记得预产期不是这个时候。年前回去过除夕,他母亲也提过等子夫生了天就暖和了,坐月子不遭罪。
东方朔连连点头, 以为他激动傻了:“自然卫夫人。不不,以后要称卫皇后。”
“别胡说!”卫长君赶忙制止。
东方朔:“真的!陛下已命我着手作《皇太子生赋》。再说了, 陛下终于有一子,不可能叫皇长子以庶出身份立太子,自是要先立后。卫夫人成了卫皇后, 皇长子就是嫡长子,立为太子,此乃天经地义!”
卫长君暗暗叫嘟嘟出来。嘟嘟点了点头,[大差不差。]
“怎么是你来报喜?”卫长君放心下来瞬间意识到不对的地方,“我弟才从宫里出来。”
东方朔笑道:“我在陛下身边,你弟在大农令那边啊。你要说仲卿贤弟,他这些日子都没进宫。”
“此乃大喜,就是长安百姓也该知道了。”卫长君提醒他,“陛下的性子能忍住不昭告天下?”
按照刘彻以往的行事作风,是恨不得第一时间弄得天下皆知。可他登基十来年,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终于盼来一子,反倒不踏实。
其实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