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事说笑,“长君,我们人在关外,天天忙得一沾枕头就睡,你还有心思跟我聊这个?”
卫长君就知道瞒不过他,“你弟不是一直想建功立业,给自己挣个侯爵?”
韩嫣脸色大变,“你你你——你先去!”不待他开口就往家跑,匆匆写一封信叫骑兵送去。
骑兵每每往离他们最近的驿站送信都会捎一些生活用品。有时是皂角,有时候是粗糙泛黄的手纸。骑兵把信收好下意识问:“要不要买些物品?”
韩嫣想说不,不由得想起卫长君,然后想起他家那些小的,“等我一下。”回屋拿一块金币,“吃的用的穿的看着买。我和卫兄等人的。若有富裕,还驮的动,就买些皂角和手纸或盐和猪油。”
此地远比长安和边关荒凉,光天化日之下一个骑兵也不敢走。每次送信都是三人同行。三个骑兵相视一眼,决定把他的钱花光。天下谁人不知韩嫣家财万贯啊。不过他们也不敢用他的钱风流快活。盖因卫长君出关前买过一批物质,知道边关物价。拿到东西,卫长君掐指一算都能算出他们花了多少。
骑兵走后,韩嫣冷静下来,弄匹马去窑厂找卫长君,“长君,我觉着单单为了化解世家和平民农奴的矛盾,陛下不止于此。”
“哦?”卫长君好奇,洗耳恭听。
韩嫣:“李广功夫极好。如今不适合出兵,最快也得过三伏天。那些人跟他练三四个月,对上匈奴保命没问题。匈奴以前不怕汉军,如今怕,气势上就输了一截。
“要是因此涌出几个将才,以后出兵匈奴仲卿也有帮手。陛下也不至于回回都担心仲卿受伤。不过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地图和向导,匈奴大部队留下的痕迹跟小股骑兵不一样。向导完全可以避开匈奴主力,亦或者及时逃回关内。”
卫长君点头,韩嫣分析的有道理。然而他忘了最最重要一点,主将性格。
“韩兄,如果你非常嫉妒仲卿,终于有了建功立业,向陛下证明自己的机会,又认为匈奴不过如此,你会故意避开匈奴主力或无功而返吗?”
韩嫣想象一下,微微张口,无言以对。
卫长君指着东边,“我想明年在那边建个砖厂。我看了一下那边的土,很适合烧砖。”
韩嫣心底很是复杂,“长君,先不说——”
“一朝天子一朝臣。”卫长君打断他,“本朝立过大功的只有仲卿他们。不说仲卿,李息之子闹着出兵匈奴,陛下都会想到不能叫他的功臣没了后。先帝在世时的功臣,陛下跟他们熟吗?陛下和太皇太后出现分歧的时候,他们只支持太皇太后还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