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历史同人)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 > 第536章

第536章

里正长子奇怪:“这还用挑?时常都有人去。大公子想买什么?”

老里正瞪他:“不能听大公子说完?”

卫长君笑着示意他们别吵:“最好带上村里的匈奴人,叫城中百姓知道他们过得好,你们也不嫌弃匈奴人。知道的人越多越好。京郊大营附近还有许多未婚匈奴男女,陛下担心他们在一起久了计划叛逃,打算除夕前叫他们都有个家。”

里正长子闹不明白:“陛下为何这么善待他们?只是希望还有匈奴投降?”

卫长君:“这几年打仗没少死人。只靠一个个生,慢慢养,得多少年?不用生不用养,还能跟你们一起种地,这么好的事哪儿找去?”

老里正满眼嫌弃:“他懂这些他就是陛下了。”

卫长君笑着劝他消消气:“奇怪陛下为何不把他们当奴隶卖了?自是匈奴彪悍,不懂礼,陛下怕他们杀主人家。”

里正长子懂了,“那我明日就去告诉亲戚们。”

卫长君见窦婴夫妇领着两个小的过来,朝屋里喊曹女,叫她洗个西瓜。随后又给老里正摘两个。趁着还没到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里正长子带着草帽推着老父亲回家。

翌日,卫长君写一封信叫家中男奴骑马送进宫。

三伏天临近,朝廷又办三次相亲,每次都有近千人。

八月初,秋收前,长安周边各地亭长办了几次集体婚礼。

虽然还有一些未婚男女,但是有长辈或父母亲人的。

秋收前刘彻令人下去巡查,哪个村里有荒地,哪个村少户缺人。秋收后就把拖家带口的匈奴人安排过去。

长安周边几乎每个村都有匈奴人,再多一两户也没人大惊小怪或强烈反对。左右又没有抢占他们的土地。

粮食进家,只等着下雨耕种,刘彻令丞相把早已准备的种子赏下去。

头一拨成亲的汉人和匈奴人得了粮食,后来那些人不愿意了。丞相派下去的官吏料到这点,就问陛下有没有提过不会亏着你们。

有人埋怨朝廷没说清楚。小吏们直言,说清楚了谁知道你娶妻嫁人是为了粮食还是想好好过日子。

皇权至上,皇帝也不是昏庸无道,后来成亲的匈奴人也心虚,这事抱怨几句就过去了。

金日磾母亲改嫁了。虽然兄弟二人得在上林苑学习,不过休沐日可以去母亲家。从母亲口中得知这件事,金日磾不意外:“大汉天子真有法子。”

金日磾母亲感慨:“伊稚斜单于如何比得过大汉天子啊。”

金日磾赞同:“天子文治武功无所不能,朝中还有那么多能吏。母亲可知朔方和五原太守?”

其母摇头。

金日磾:“韩说将军兄长韩嫣。他自小跟陛下一处听太傅讲学。五原太守乃主父偃。”紧接着告诉她主父偃做过什么,“听说武威太守叫东方朔。大将军弟妹的父亲。他在天子身边快二十年了。陛下用他们并非很看重塞外各郡,而是留他们在京师也是闲着。”

金日磾母亲震惊,大汉不是只有将才。

“不怪国舅那样的人物甘心种地。”其母万千感慨。

第224章 韩嫣归来 我就说陛下的儿子不可能那么……

无父无母无依无靠的匈奴人都有了归宿, 赵破奴和二公主成亲的日子也近了。

卫长君不偏不倚,阿奴成亲的时候他在城里待几日,赵破奴成亲的时候也一样。

不知道是不是说好的, 翌日赵破奴和二公主也去冠军侯府给卫长君请安。

这俩婚事办好, 城里没什么事, 地里也没有多少活,卫长君接母亲去茂陵享福。

卫长君耐得住寂寞, 坐在渭河畔看大鹅凫水,鸭子撒欢可以看一天。卫媼受不了。她少时便在平阳侯府, 跟很多人一起吃饭干活, 热闹惯了。

卫长君送刘据和卫伉回来, 卫媼也要回来。卫长君在城里住六七天,然后去接小外甥和大侄子。

卫青夫人张氏不好总让他辛苦,问他下次何时送俩小的回来, 她叫人去接。卫长君自然知道辛苦,可不接送俩孩子, 母亲年近六十, 他也不能跟以前一样一两个月才回来一次。

卫长君推出老母亲,张氏可以理解, 也不再执着。

回到茂陵,卫长君发现韩嫣家院里院外堆满了物品。卫长君停下细看, 除了衣物,便是衣柜、器皿等物。

卫家每年也会把柜子衣物拿出来晾晒。但多是初秋或立夏时节。初秋晒厚衣服, 天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