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深海利剑 > 第31章 秦地明月

第31章 秦地明月

汉家秦地月

流影送明妃

一上玉官道

天涯去不归

汗月还从东海出

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做花

娥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

死留青冢使人嗟

——李白《王昭君》

汉元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汉元帝昭仪后宫王嫱(字昭君)配之。及将去,王昭君光彩照人,耸动左右,元帝悔焉。然有诺在先,不可食言,汉人怜其远嫁,而做此曲。后人多咏其事。(元帝后宫嫔妃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贿赂画工毛延寿等,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阙氏,于是上岸图以昭君行。后这些画工同日被处死。青冢,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和呼和浩特市南。北方草一般为白色,昭君墓上草色长青,故曰青冢。)

……

惠兰父亲第一任妻子娘家人,因希望和惠兰父亲保持亲戚关系,就又认了惠兰的父亲的第二任妻子为女儿,这样惠兰就有两个外婆,一个外公,当然惠兰的亲外公已经死于日本人的炸弹之下了。

在漫长穷苦地日子里,惠兰的母亲给农业合作社里做饭,家里孩子太多了,吃不饱肚子,每次惠兰的母亲在给合作社和面时就把衣服袖子卷起很高,胳膊露出很长,以便于沾上多的面粉在胳膊上,做完饭不洗手,等着回家再洗,洗下的面水再多加些水烧成面汤,给孩子们喝。

惠兰说:“她母亲出去时伙房门都要上锁,他们姊妹几个饿了就从门槛下面的缝隙里爬进去,进去时肚子饿的前心贴后背,出来时喝了面汤(说是面汤,其实是清汤多面少,清汤寡水。)肚子被水撑饱了,就从门槛底下爬不出去了。”

食物极其匮乏的时期,要养活七个孩子,两个大人,一家九口人的生计从哪里来,不能想象。

稍微有点像样的好吃的,有营养的肉都要留给惠兰的兄弟“球儿”吃,这就养成了这位“球儿”先生的唯我独尊的性格,从小不是打姐姐,就是打妹妹,还不让别人说他的父母只爱他一个人。

有一次过春节白鲨曾经见到过这位家庭的宠儿,他还在强调他的妹妹 时说:“猎处说,大和妈最乃我。”(意思是他的妹妹说,父亲和母亲最疼爱他。这里“猎处”是人名字,指就到此处为止的意思。具体的字我可能写的不是很对,但是他们起这个名字时的意思我大概能猜个七八分吧,这是女孩子的名字哦,意思就是到这里父母也不想再继续生养下去 了,就止住吧,还有叫:“逮处”,“拉处”,“扭处”等等,劳动人民就这这样淳朴直白,不好养活的孩子就想拉住他们,就叫“拉处”,这里处有方言的意思,“逮处”也是一样,而“扭处”就不一样了,有点酸楚的意味在里面,意思是到这里一定要扭住,不能再生女孩子了,一定想要男孩子。什么……“招娣”,“领弟”,“来弟”,“巧弟”,“抓弟”,“念弟”,“想弟”,“闻弟”,“重弟”,“养弟”,“转弟”,“抱弟”……这些名字里涵盖了父母的智慧,自己想要传宗接代,顶门立户的大胖儿子,为什么不给自己改名字叫什么……“招儿”,“领儿”,“来儿”,“巧儿”,“念儿”,“想儿”,“闻儿”,“重儿”,“养儿”,“转儿”,“抱儿”……却要这些早出生的女儿们头顶上想要弟弟的标签一辈子。)

“球儿”先生说这话时,惠兰的母亲已经过世有二十年之久了,惠兰的父亲离去的时间更是久远。溺爱留给这位 主人公的也是酸楚,家庭的溺爱并没有让他成功的过度为社会的溺爱,他在这里吃尽了苦头,姐姐妹妹让着他,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再让着他,他的一生过的很辛苦,一有时间就计划着在那个姐姐家里去白拿点什么东西,都是伸手拿了为我所用,从不想出钱去买。

尤其是去惠兰家里,看到娘家兄弟来了,惠兰赶紧去给兄弟做饭,“球儿”先生第一句话就是:“姐姐,我姐夫再回来了吗?”

惠兰:“没有,割麦子都没有回来,农闲时更不可能回来了。”

“球儿”先生就在惠兰家里这个房间进去,那个房间出来,所有的房间都翻看一遍,手里提着三块铁皮说:“姐姐,这三块铁皮我拿回家去,我想焊一合铁大门,缺三张铁皮。”

惠兰忙着给兄弟包饺子,还没回过头,“球儿”先生又接着说:“我看你们又没有地方用这些铁皮,再说,你们想用了,那还不是我姐夫随便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