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线。
这对于帝国来说当然是好事。
帝国的兵力已经多到溢出了。多一条战线来解决军队重叠的问题当然是好事。
但是对于阿尔斯兰来说,这就是彻底的坏消息了。
因为多了一条战线要顾及,那么就要分出一部分资源,后勤物资与精力。这样的话,原本可能用到阿尔斯兰身上的物资就会被别人给分走,里外里阿尔斯兰等于是亏了一个亿。
所以阿尔斯兰才会询问阿莫尔。
而阿莫尔的意思很明显,除非罗马人重新皈依旧希腊诸神的信仰,否则的话地狱的希腊诸神,绝对不会帮助罗马人拼命。
而如果地狱的诸神不帮助罗马人的话,单纯依靠黄金矮人,以及地下的那些怪物,恐怕不会是黑矮人与黑暗精灵两支军团的对手。
这条新的阵线的出现,几乎是板上钉钉的既定事实了。
当然也不排除邪恶势力传统内斗,黑矮人和混沌矮人两边互怼,最终稿一起暴毙。
但是还是那句话,不能将期望放在自己的敌人身上。所以阿尔斯兰觉得,或许,大概,可能,自己需要做点儿什么?
但问题是,短时间内,阿尔斯兰也不知道应该做点什么才好——给东罗马人的援助多了,那未来东罗马人dio起来,自己去打就会很难受。
给他们的援助少了,则没有任何意义。
“那就用一个更妥当的理由吧。”
阿尔斯兰心里想:
“如果我在钦察草原做的更好,打得更漂亮,吸引了更多的注意力的话,那么克丽奥娜女皇就会给我更多的支持吧。”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个从古至今都通用的道理。
更巧的事,阿尔斯兰手上有一份名为“巴格达周报”的东西。同时在巴格达,以及在帝国核心区域的几座城市内,受到阿尔斯兰赞助的吟游诗人与读报人的数量都很不少。
他们可以让阿尔斯兰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放在放大镜下面被人知晓——当然,这里指的只有正面事迹。所以说,只要舆论宣传一下,阿尔斯兰就能成为埃兰世界的第一战争英雄——
就好像是后世很多憨批已经相信,二战胜利的最大功臣其实是阿美利加一样。
宣传真的是一种非常让人着迷的力量。
只不过同时,宣传一定程度上也是一把双刃剑,过度沉迷宣传的力量,沉迷在宣传与幻想中的自己的伟大而不自觉的话,那么等到吹的牛皮被戳破的时候,尴尬的就只有自己了。
……
就是这样,阿尔斯兰确定了自己的计划。
也就是这样,埃兰帝国与东罗马帝国之间,即将爆发一场恢弘的大战。
在巴格达,在叙利亚,也在亚美尼亚,五十万埃兰军队开始集结,五倍以上的埃兰平民与奴隶,在夜以继日的拼命工作,为帝国的大军运输后勤物资。
从波斯贵族世家那里获得的大量物资,粮食与金钱而充满了的国库,就在这样一来一回中被不断消磨。
在克丽奥娜女皇沉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的时候,帝国上下的所有大小官员们,也盯上了这一份大餐。
如此多的资源与黄金,稍微拿一点应该没问题吧。
反正女皇陛下也不是太在意的样子。
自己为帝国做了这么多贡献,稍微吃点那点又能怎么了。
……
在克丽奥娜女皇开始倦政,并且埃兰帝国终究是一个制度不健全的帝国的情况下,帝国上下的官僚们的贪污腐败程度开始大幅度提升了。
尽管这些官僚绝大多数,都出自真神教,理论上,这种腐败是违背真神教的教义的。但是安赫巴卡对待凡世的态度,非常类似于自然神一样,并没有过度的干预。
所以说,理论上的教义,也只是理论上的教义而已。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埃兰帝国的全盛时期,在辉煌的外表下,骨骼已经逐渐开始腐朽了。
……
除了埃兰帝国本身的军队之外,埃兰帝国的附庸们也在动员起来。
九部乌古斯人,努比亚人,柏柏尔人都在女皇的命令下,组建军队自带干粮的投入这场“神圣的战争中”。
在这方面,女皇不知道算是做得好呢,还是做的不好。
她只给了这些附庸国一些象征性的赏赐。这些赏赐的价值,大概只有他们的军费的二十分之一,或者更少一点。
“你们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