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不紊的列阵。
埃兰的军队位于东南方,南面和北面都是初步封冻,但却没有完全封冻的伏尔加河。而库曼人的大军则在北方。四周是广阔的大草原。
当埃兰的古列延不断拆分,而后被牧奴与军奴们赶着向前进的同时,库曼人的军队也在乱糟糟的向前。
与秩序井然的埃兰军队不同。库曼人的军队分成了至少四个部分。
四支十一部——现在是十部的库曼老营精锐。他们与埃兰人的列阵颇有相似之处。
除了传统的游牧骑兵,由贵族精锐与八赤蛮汗的那可儿们,组成的重骑兵之外,库曼老营也组建了十几个由几十辆勒勒车组成的古列延。也不知道他们是原本就有这个打算,还是在吃了阿尔斯兰的亏之后临时改的想法。
这四支十部,便是库曼联盟起家的根底,也是库曼人能够镇压联盟的其他附庸部落,称王称霸的关键所在。其兵力总计在七万左右,是联军最精锐,士气也最高的一部。
八赤蛮汗将这支部队部署在了联军的正中央。古列延车垒居后,骑兵在前。似乎为了抵抗埃兰人的优势火力,骑兵们还额外配备了更大一些的,临时赶工的粗糙盾牌。
……
与这一支看起来像模像样的军队比起来,库曼人的其他部队,显得散漫而没有条理。
大概同样是七万左右的外围的库曼人部落,他们的平均水平与切尔克斯部落差不太多,是最常见的那种战斗力不足的游牧部落的感觉。
八赤蛮汗将他们部署在了军队的两侧——当然说是两侧,因为八赤蛮的军队是阿尔斯兰的两倍还要多,所以他的两翼,理论上是可以将阿尔斯兰军队半包围起来的。
虽然……但是……这里又涉及到了那个问题——秩序,与纪律,在秩序与纪律不妥当的情况下,八赤蛮汗是否能驾驭这十七万大军,达成自己的战术目标呢?
……
在库曼主力与库曼游牧炮灰中间的链接处,是库曼人的两支附庸部队。保加尔骑兵与彼尔姆王国军。
前者还基本保持了游牧炮灰等级的机动性与战斗力,而彼尔姆王国军则是士气与战斗意志全都不行,让八赤蛮汗非常担心埃兰军队会从这个方向突破过去。
正因为如此,八赤蛮汗将他最精锐的,压箱底的撒手锏,也放在了这个方向——也就是他的五千半人马战士。
这支半人马部队的着甲率,高达惊人的流成,配备了草原最好的弓,与比一般人使用的更大了两号的弯刀,以及法兰克式的沉重骑枪。
这也是阿尔斯兰最关注的一支部队。
在埃兰军队的行军过程中,唯独那些半人马战士使用游牧袭扰战术获得过成功。
阿尔斯兰对这些迅疾如风的半人马战士非常重视,并且在开战之前就暗暗地派遣使者,向这些半人马许诺好处,期望半人马战士们做出些许小奉先行为。
但是很遗憾的并没有成功。
并不是半人马们有多忠诚或者有多喜欢八赤蛮汗。而是这些草原战士,一方面有自己的骄傲,另一方面他们也如同瑞士矮人那样,属于草原版本的标杆佣兵。对于自己的信誉非常注重的类型。
他们声称,阿尔斯兰晚了一步,他们已经接受了八赤蛮汗的雇佣,要在这场战役中为库曼人而战。为了自己的信用着想,是绝不会再投靠阿尔斯兰的。
不过他们宣称在这场战役结束之后,阿尔斯兰可以雇佣他们。
讲真,阿尔斯兰对于这种朝三暮四的佣兵并不是太感冒。
哪怕这些佣兵不像斯福尔扎那种渣渣玩儿的这么花也一样。
也只有分裂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欧洲领主们,喜欢这种佣兵制度吧。毕竟很方便。
而对于统一的帝国来说,他们最多能接受到与募兵与常备军队更类似的常备佣兵,就如同瓦兰吉卫队那种,与其说是雇佣军,不如说是军事封臣与军事力量的部队。
事实上,喀山半人马与库曼部落之间的关系,也已经很接近于瓦兰吉卫队与东罗马帝国之间的关系了。
喀山半人马们虽然自称是佣兵,但是近百年时间里,都接受库曼联盟的雇佣。双方有一致的利益关系,所以阿尔斯兰觉得,这帮半人马给他的回话,是在说便宜话的同时预防万一。
如果最终这场战役是埃兰人赢了的话,他们可以一边保持骄傲,一边投靠过来,不损面子。
这么想的话,这些半人马也没有看上去那么豪爽。野蛮人也有野蛮人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