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的动态平衡。
船舵作为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是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结晶,同时也见证了人类由小河小湖向大江大湖、浩瀚海洋不断探索发展的道路。
这种“制水”“且弼正船”的工具本身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演变,从内河流域普遍使用的平衡舵,到航海远洋使用的不平衡舵。
从追求结构形式上的平衡,到从实际出发,化繁为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对船舵平衡性的追求已经融入到船舶设计者的血液中。
古人对平衡舵、不平衡舵并没有严格的概念界定,从船舵的发展脉络来看,受航行流域环境的影响,有舵前叶的平衡舵,不但能够提供更多更高效的舵叶面积,还能够促进以舵杆为中心的舵杆两侧的平衡。
满足了内河船对船舶机动性高和船舵易于操控的要求,平衡舵中吊舵孔位置后移的现象也是根据操控性作出的合理调整,能够使得转舵较为轻松。
作近海或远洋航行船舶的不平衡舵,其展弦比一般较平衡舵大,舵面积系数较平衡舵小,说明相对于平衡舵来说,不平衡舵宽度更窄,面积更小,自身的稳定性更好,强度更高;
舵杆倾斜的不平衡舵是不平衡舵设计中的主流,借助舵承座、吊舵索、勒舵索,吊舵孔与重心在垂直方向更容易接近甚至重合,使这种不平衡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