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一饮而尽,便出了空间。
外界此时已是三更天了。
心随意动,林无双一身白衣,眉如弯月,双眼似星,秀鼻如峰,珠唇圆润,脸若银盆。
乌发梳成朝云髻,满头珠翠晃鬓间;银钗玉簪金步摇,缨络环佩皆不凡。
林无双浑身上下珠光宝气,所带的配饰,若长广王一派的女眷们看到,那些珍贵的金银玉饰都是她们家的,估计她们都能吐血!
林无双这张脸易容,她是照着前世供奉的观士音菩萨的脸,那头饰都是她盗来。
林无双灵动地飞跃在贫民区低矮的房顶上。
她所过之处,每家每户都有一小布袋子藤蔓封口的粮食。
城北五百袋,城南五百袋。
余下六十五袋则给城皇庙里及南城和北城的叫花子窝里。
城皇庙的叫花子还有藏头遮身的住所,但南城和北城的叫花子三五成群住宿桥洞或者街头巷尾。
白日里再去大户人家的后巷去乞讨,亦或者是酒楼饭店的后门争抢撤下来的泔桶中残羹剩饭。
林无双扔给他们一些粮食,他们也可以到城外捡些干柴枯枝在山野里用破瓦罐煮些粥吃。
林无双没有刻意躲避这些叫花子,甚至让半夜憋尿醒来的叫花子看到了容貌,她故意借叫花子之口宣扬观音菩萨显灵,赠送他们贫苦百姓粮食,即便是长广王胡长仁一流被盗财盗粮,得知贫民百姓意外获得粮食也不敢去索要。
观音菩萨及仙女赐粮皆是上天旨意,谁敢违背则与天作对。
古人信奉神灵,所以即便是达官贵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生怕神灵怪罪降难惩罚。
那些夜晚起来小解的叫花子看到林无双扔来的粮食,并看到踏着神光而来俊美圣洁的观音菩萨,还听到她空灵的声音灌穿他的耳膜:“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且莫起贪念,中饱私囊。若起念心,我必诛杀!”
然后白影飞过,眨眼消失。
那些所看到的叫花子连小解都不解了,都虔诚地行跪拜之礼:“谢菩萨赐粮,谢谢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所谓神光,是林无双把夜明珠用纱布包起,用长长的流苏系在裙摆上。可以随着意念收入空间。
翌日清晨,贫民区每家每户打开门一看,就在门边放着一小袋粮食,虽不多,也是意外之喜,但又心沉惶恐,怕会有无妄之灾。
于是悄悄的邻里之间相互试探询问,发现特别穷的家庭都被赐给了一小布袋粮食。
恰巧就有缝制布袋的百姓。
但穷苦百姓意外得到粮食,只是悄悄的在邻里之间相互议论一下,顺便谢谢神拜拜天拜拜地。
不敢大肆宣扬出去。
然而叫花子们在天亮城门大开之时就涌了出去,找到有水源的地方,捡柴,在地上掏个洞,或者找几个石块,把残破的瓦灌里放水放粮煮粥,浓稠的热粥,使每个叫花子都能饱饱的吃上几顿。
当夜睡着的就缠着醒来看到观音菩萨尊容的把所看到不厌其烦的讲给他们听,他们每听一遍都感慨万分,他们都是受神仙或是观音菩萨赐粮的人,若可以,他们也想有茅棚遮头,二亩薄田自给果腹!
但是为了省着吃,叫花子们还是换着班儿回城里乞讨。
天还未黑,街头巷尾就传出仙女下凡赐粮或观音菩萨显灵赐粮赐福,亲厚百姓,解百姓之急,解百姓之苦!
百姓欣喜不已,但长广王一派的听侍卫来报,心中就疑惑了,认为是盗贼故意而为之,是向他们挑衅!
为什么仙女还是观音菩萨早不赐粮晚不赐粮,偏偏在他们钱财被盗粮食被偷时赐粮?
长广王一伙认为这绝不可能是一个人,至少有一伙人。
不然一夜之间南北城区穷苦百姓之家有千余戸及几处乞丐都得到粮食,这是一个人做不到的事情。
然而偏偏就是林无双在一夜之间做到了。
那些缝制布袋子得粮的百姓家以为是郑记布庄做的善事,分别悄悄的去感谢掌柜的,感谢掌柜的东家,大慈大悲大善的心。
但这一谢把管家也谢蒙圈了,半夜赐粮,可没听说他们家小姐要做这件事情。
掌柜的忽然想起那个来订购布袋子的青衣小公子来,但那就是个小小的少年郎,哪里是什么仙女?又或者是观世音菩萨降临凡间救苦救难?
具体的情况只有那名小公子清楚。
当然这些传言,也有侍卫传告给苏玉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