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明突然醒来,发现自己给徒弟睡着了,醒来想起梦中的事历历在目,耳朵里被
叽叽喳喳吵个不停,抬头一看树上密密麻麻都是一群蓝黑色鸟儿,是被他们吵醒了,其中有一只鸟儿,个头给其他大小差不多,羽毛特别亮。
杨思明觉得奇怪,人过鸟飞,为什么这群鸟围在这里不肯走,难道有什么预兆,莫
非跟刚才做梦有关,刚想到这件事上,突然从树上掉下来两只鸟儿,死在地上,这下杨思明彻底明白了。
说道:“你们回去了吧!我明白了,我答应你的事就一定办到,明天我把药制好了,
搅拌在米一起,我给送到这里来,你们给我引路,我送到你们居住的地方,我没说错的话,你们生病了的根本就离不开家园。”
一群鸟听懂了杨思明的话,叽叽喳喳盘旋在空中领路,师徒在群鸟的引领下,走了
二三里路进入一遍竹林子,看见地面上不少的死鸟,杨思明太感动了,大地是万物之母,覆载群生,不管什么动物都有惧死求生的欲望,佛家说众生平等,杨思明看了默默无语,我会明天来救你们。
师徒回济世堂,配一个痢疾处方,连夜碾成粉末,将粉末加水烧沸,冷却后,用二
十斤大米和药水搅拌在一起,湿润均匀,等大米收汗了(干了),师徒亲自送去,走到林子下看见地面上又增加了很多鸟尸,师徒将米撒在竹林子下,这群很有灵性鸟儿,把师徒看熟了,也不惧怕。
或许肚子里早就没东西了,都下地啄食,杨思明说道:“我昨天回去今天来,只想
隔一个夜晚死了这么多鸟,但愿我们能救下他们,没辜负他们的灵性,我们再过一段时间来看救下他们没有?”
过了一段时间,济世堂天刚亮,群鸟在堂屋的上空盘旋啼鸣,盘旋了五六来回飞走
了,有一次师徒出诊从黑山林过,梁成问道:“师父,我们要去看那群鸟儿不?”杨思明道:“走吧!我们去看看。”
师徒走进竹林,竹子上倒挂着一些干鸟,他们在倒毙的时候,爪子勾在竹枝上成了
干了,地上的死鸟已经化了,一堆堆鸟骨和羽毛,其他没看见一只活鸟的影子都没看见一个,就剩下一遍苍凉幽静的竹林。
杨思明道:“我们走吧!看来他们得以生存,已经迁搬走了。”杨思明心里感到满
意,一剂药救了数千条生命,这是自己的知识骄傲,由于医术精湛,点名求医的人多,一天到晚忙不过来。
来请出诊医的都是重症危症病人,行医人难处多,人多的想法不是一样,有的一喊
就到,作为一个江湖公众医师,对于病客求医都是一视同仁,可是有的病家,家属不体谅医家的难处,要随喊随到,医师不知重谁人,又该轻谁人,医师不仇视任何人,但是在职业上无意中得罪人。
杨思明尽管做到仁至义尽,一样有人恨,至于恨什么?当然一个行医救人的善士,
没有杀父之仇,也没有夺妻之恨,人只要你有一能,先别忙着高兴,先要想到他人心中的感受,他人对你想法和嫉妒,古人说:“害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无”像杨思明这样的人,一生都是救人无数,没有积怨,没必要防人害己。
有一天,两个脚夫抬着一乘平滑干,滑干里平躺着一人,用被子盖上,没有一点动
静,也没有呻吟,滑干前面是一打赤手的壮年男子,看得出来应该是病人的家属,那人进堂里没有一张正常面色,他不像是求医的,走进塘里看见杨思明把脉的桌案,说道:“把人给我抬来放在这书案上。”
两个抬滑干的,把滑干放在堂里地下,将被子推开,将一个女人抬来放在杨思明的
把脉台上,女人除了一身软的,看不出来是一个活人,就跟一个死人差不多。杨思明看懂了,不是来求医的,是来生事的,因为这四个人都不认识,十天之内在自己经过的病人中没有这样一个病人,是一个三十岁左右女人。
杨思明知道来者没有善意,说道:“你们先噤声,有什么话稍后再说。”看那女士
面带土色,嘴唇乌黑显然是药物中毒,看了眼鼻耳干净没血迹,眼闭口闭,杨思明心里一喜,中毒死了应该口眼不闭,七窍来血,看来中毒不深,人应该还没有死,探其鼻息,似有似无,把其脉象带涩,还好没有出现结,代脉。
对梁成说道:“你去叫你师娘来。”梁成去给师娘说道:“有一个病人虽要急救,
师父说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