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想,珂珂已经想象出来在京城吃喝不愁的生活了。
“若这样说,叶大哥还跟京城的永安王一个姓呢,莫不是也是亲戚?”邓登随之接道。
“你怎么知道永安王姓什么?”珂珂好奇的问。
邓登很是无语的盯着珂珂说,“出来闯,总要打听打听,天子脚下,随便撞都能撞出一个皇亲国戚。”
珂珂一脸受教的点了点头。
雨还在下,似乎没有减小的念头。幸好众人及时发现了山洞,可阴雨天,山洞里很是湿冷,外面木材也多潮湿,不能使用。时有冷风吹过,五人为了御寒便紧紧依偎在一起。这一刻众人都忘记男女大防,更没有什么礼节可言,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了。
“你们说这张家饭馆为什么如此大费周章的设置考题,他们就不怕一个都招不到,甚至可能会害死人吗?”珂珂说出来自己一直以来的疑惑。
“你还真是一点也没打听啊,据说这张家饭店原本做的是药膳,张家饭店第一代创始人是宫中太医观的张吉安张太医。关于这位张太医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太上皇小时候身子虚弱,但却一直吃不下去药,其他太医都束手无策时,张太医想出了将药方子调整剂量混合在食物中,既可以满足小殿下的食欲,又可以起到调节身体的作用。
后来张太医年迈乞骸骨时,将药物与食物相混合的方子传给了子孙,张家饭店便开张了,当时一度门庭若市,既美味又可以调理身子的药膳受到当时很多达官贵人的追捧,但因为夹杂了药物,价格就比一般的饭菜要贵,又不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普通老百姓无法承担,这也背离了张吉安老先生的初衷。”邓登慢条斯理的向其解释了这一段话。
“后来呢?”阿月也很是好奇的询问。
“对啊,跟我问的有什么关系啊?”珂珂有种被人吊着胃口的感觉,觉得张家饭店更加有故事。
“后来,就到了现在的张汝康老先生这一辈,张汝康老先生年轻的时候虽然对食物也很是热衷,但他也痴迷于武学,当时他父亲把张家饭馆传给他,便和夫人出门游历。而此时张汝康老先生已经有了一妻子和一个五岁的女儿。他的妻子正是现任醉仙楼老板莫怀安父亲的妹妹。刚接手的时候,张汝康老前辈和妻子一同研发出了许多新菜,现在依然是张家饭店的招牌菜。可后来恰逢武举,张汝康老前辈还是放不下自己内心的这个志向,一边喜爱着做菜,可一边又认为男子应该考取功名,建功立业。所以张汝康老前辈就离开了饭店。
他没有辜负他每日的练习,进入武举的最后一项测试,可就在比赛前家中小厮得到应允,前去对他耳语几句,张汝康老前辈顿时脸色大变,向前来观看的圣上请罪后便放弃比赛离开。原来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妻子一边要照顾孩子,一边还要管理饭店,家中长辈又不在,多方压力下病倒了,五岁的女儿着急给母亲请大夫,下人们一时不查让小姐自己跑了出去,现在也找不到了。
张汝康老前辈回到家中,看到卧病在床的妻子得知女儿失踪的消息痛苦万分,他自己也很是悔恨。找了很多关系托人帮忙找寻女儿的下落,甚至报官,最后也没有消息。
而圣上得知了张汝康老前辈的事迹,以及家中长辈曾在儿时对自己的照顾,就亲自为张家饭店书匾——张家饭馆,并赋予张家饭馆皇商的资格,负责皇亲在行宫外的食物。
张汝康老前辈也没有辜负圣上的厚望,认真做好食物的把关和研究新菜品。在百姓和皇室中都有很好的口碑。张家如此得盛宠,得民意,所以他有胆量。
可惜张汝康老前辈没有子嗣,他在发妻死后并未再娶,但这些年却收了许多徒弟,他对徒弟要求很是严格,没有人知道他究竟会怎么训练徒弟,但他培养出来的徒弟只要是负责皇亲的食物外派一次,每次回来都会被各达官贵人争着聘用,以门客之礼相待。
故而这次张老突然要招收学徒,才会有那么多人报名。张府能人异士众多,别看我们被困,似乎随时都会失去生命,但我们出发的一路上都有人在跟随,确保我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张家饭馆敢这么做,有恃无恐。”
邓登给众人分析了张家饭馆的背景,杨林和叶斐早就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并未过于惊讶。倒是一旁的珂珂和阿月很是震惊。
“那饭馆招的其实不是一个只会做菜的厨子?”珂珂不敢置信的反问道。
“其实,我们能够登上来接人的大船就已经过了第一关了。身有残疾,行动不便之人已经被散落在码头的“考官”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