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觉罗氏是宗室出身,正经红带子,又是满清大家族嫡妻宗妇,不是轻易能动的人。可两个男人受不了啊!一个是失去了与心爱女人的孩子的悲情男子,另一个是对儿媳妇心动许久做梦都在父夺子妻的公爹,且都是大清掌握实权的最高领导人。能让这两人最心爱的女人痛苦,他们能放过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要是换成别人他们还真得顾忌一下,但觉罗氏不需要,费扬古都死了几年了,想算计她就死都不需要多费脑子,只需要顾忌一下名声,需要给她找一个面上体面,实际能让人了解到内里实情,把罪名暗地里宣扬出去的死法。
至于柔则,若说胤禛还会犹豫一下,但康熙是一点不考虑的,当机立断的就要觉罗氏为舒柔的孩子偿命。把一切安排好了,才好让乌拉那拉氏的女儿给心仪的女子让位子。
至于大清没有侧室扶正的,但舒柔一开始就是以嫡福晋礼成婚啊!吉服也是极为接近正红的石榴红,其余朝珠礼仪都是按照嫡福晋来的,那就是准正妻,放到民间家里就是平妻。你反对?你是不是想抗旨不尊违逆圣意?
柔则又不是自家闺女,富察氏还有宠有子有家世,后面还有康熙当靠山。得罪不起的大臣们纷纷成了锯嘴葫芦,只能放弃把自家闺女推上四贝勒福晋这个诱人的想法,开始赞同康熙的建议。
没必要为了一个女人的位子,丢了一家人的饭碗。这种道理,在朝堂上能混出头的人精们看的很明白。
舒柔舒舒服服的在乾清宫后殿养身子,哪怕皇贵妃并德妃一起来劝说,康熙都没同意把人挪出去,宁愿自己在前殿偏殿住,还多次当众骂了胤禛,说他连自己妻子孩子都护不住。倒是让许多想歪到唐玄宗的大臣及家眷们松了一口气,只羡慕富察家族命好,培养出了这么一个简在帝心的闺女。
莫名的,倒是让许多身为嫡妻却并不受宠的福晋们,开始有那么一丢丢同情起四贝勒府里不敢见人的柔则起来。
等舒柔出了小月子,康熙没敢出面,怕自己忍不住把人强行留下,只让梁九功找了不少小姑娘喜欢的东西作为赏赐,堆了马车一整车厢才回了府。
这时候的宜修已经出了月子,作为目前唯一阿哥的生母,嫡福晋的庶妹,且舒柔不在她还有过执掌中馈经验的情况下,宜修重新拿回了府中大权。
宜修很聪明,她知道,如今嫡姐已经不中用了,乌拉那拉氏只能支持自己,不然就没了出路。她做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目标,终于把嫡姐压下去了。
而如今府里只有富察氏最为受宠,又有皇上看重,其余后院的女人根本翻不出她的手心。若是皇上有一天想废掉嫡姐扶持别人上位,就只能在自己和琳琅院中选择。
宜修想做嫡妻想疯了,她渴望自己的弘晖成为爷的嫡长子,以后继承王府,前途远大,不希望有其他孩子抢了她儿子的地位。所以在舒柔从宫里小产,要在宫中坐月子的消息传来,她即便是惊讶恐慌,还是试探着,派人往琳琅院安插了不少钉子。
但是她这想法显然是做了无用功。
出于觉罗氏竟有胆子插手皇阿哥府邸事务,还意图谋害皇室女眷的教训,康熙和胤禛对舒柔的维护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警惕。觉罗氏因“突发天花”被宗族送入庄子养病,在搬东西时“无意”发现了觉罗氏曾下毒害的费扬古许多妾室死于非命,老实的也多数无法生育,年老色衰或是在费扬古死后要么在后院郁郁而终,要么成了费扬古私下里的陪葬。
不仅如此,宜修侧福晋的生母喜塔腊氏之死,一样是觉罗氏所为,以及几个庶出子都被刻意养废,庶出女除了出自侧福晋的宜修外,其余都被嫁给高门大户当妾,几个奴婢或是汉女所出的上不得台面的庶女,甚至嫁妆都没有,成了一些老迈王爷宗室的玩物随意狎玩。
当然,这年头女子不值钱,很多大臣家里除了有名有份的嫡妻和侧福晋所出,其余妾室所出女孩能好好嫁出去就算不错,奴婢与下属所送的汉女所生那跟奴婢没啥两样,除非得宠,否则基本没有未来,这已经是常态了。
但这都是背地里的,明面上,这些“惨无人道”的手段,就成了觉罗氏身为大族嫡妻的不妥甚至是取死之道。
觉罗氏毕竟是宗亲,宗室的面子总要给。在族长决定了觉罗氏的下场后,背地里上报折子,给觉罗氏一个病逝的死因就可以处理干净,之后不会影响到任何出嫁女尤其是柔则和宜修。
但康熙觉得还不够,明面上不能羞辱觉罗氏,他可以背地里来啊!还没有半个月,整个京城的世家贵族都听说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