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松柏寒盟 > 第22章

第22章

苏诲简直快被气笑了,只定定地看着他,缓缓道,“你我早已绝交,我竟是忘了。打听你那么多事,真是唐突。”

若是往常,刘缯帛定然会赔罪讨好,可今日他目光仅是游移了片刻,便咬紧牙关,不再多言。

苏诲抿唇,对他拱了拱手,转身便不见了。

刘缯帛定了定神,匆匆往玄都观而去。

之后二人鲜少见面,刘缯帛还是寄居在玄都观中,苏诲却是搬入了举子云集的甘棠客栈,整日与郑绍等人一道四处游赏,诗词唱和。

放榜那日,郑绍遣了小厮前去探榜,自己看着苏诲在窗边作画。

“听闻此番但凡二甲之前均可参选殿试,由陛下亲点三元。”

苏诲正以极细的描笔在生宣上勾描一朵半开不开的君子莲,漫不经心道,“以子引兄高才,三元乃是囊中之物。”

郑绍哈哈一笑,正欲奉承几句,就听小厮边跌跌撞撞地爬楼边大呼小叫,“恭喜两位公子高中进士!”

似乎外面有些喧嚣,为各家举子打探消息的小厮小二们纷纷回转,带来或喜或悲的消息。

苏诲瞥了眼楼下,许是屡试不第,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儒生捂着胸口昏厥过去,引得周遭阵阵叹息。

郑绍勾起嘴角,瞥了眼苏诲,又问那小厮,“榜上可有个叫刘缯帛的举子?”

“有的,有的,”小厮忙不迭道,“二甲及第。”

郑绍留意到,苏诲该画花鸟还画花鸟,就连手都没抖半下,不禁莞尔一笑。

苏诲将笔放下,缓缓舒了口气。

刘缯帛自然也去看了榜,见自己与苏诲的名字均在上面,才放下心来,缓步往回走。没走几步,突然便天降大雨。

彼时出来时只带了一把伞,刘缯帛给了苏诲,如今简直狼狈不堪,只好在道旁的一间小茶棚坐下,看着那些家境富庶的举子,在撑伞小厮的簇拥下上了马车,疾驰而去。

“你也是这科的举子?”一清亮童声传来。

刘缯帛看过去,只见是个十岁左右的少年,穿了身竹青的布衫,身旁是个三十多岁的文士,正笑意清浅地看过来。

迟疑片刻,刘缯帛拱了拱手,“在下刘缯帛,洛京人士。”

“哦?”那少年眯起眼笑了,“方才在下也去看了眼皇榜,若未记错的话,阁下应是在二甲第三位?年纪轻轻便成了进士老爷,刘兄真是青年才俊。”

被一个十岁大的孩子赞做青年才俊,刘缯帛不由失笑,抬眼回话时却禁不住一愣。

原因无他,只因这十岁的孩子姿容绝美不谈,那周身的气势便足以让四品官两股战战,尤其是那双凤眼,虽然眸若朗星,可不露半点情绪,哪里还有孩童的半点清冽?

苏诲已是他所见极为出挑的人物,可他当年也绝无此子一半风姿。

许是被这少年摄去了心神,直到那文士问话时,刘缯帛才注意到他。

“当年我也是二甲出身,”那文士悠悠道,“竟是二十载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浮票就是准考证

这么看其实刘缯帛和太子算是师兄弟啊

顾相二甲第八 比刘缯帛还低了五名 但是全国11名也是很好的成绩了……

第25章 恩师上线

刘缯帛肃然起身行礼,“见过大人。”

那文士摆摆手,“能在同一屋檐下避雨,纵使是萍水相逢,不也是个缘法么?”

那少年笑吟吟地为那文士添了茶水,“我父子二人亦是洛京人氏,家父李家仁,在下李二郎。”

李家仁被茶水呛了下,很有些嗔怪地扫了李二郎一眼,那李二郎对他粲然一笑。

刘缯帛不无歆羡地看着,心中难免忆及早逝的父亲。

“见过李大人,见过李二公子。”

李二郎打量刘缯帛穿着,若有所思道,“我观刘兄亦是寒门子弟?”

刘缯帛点头,“正是,寡母不过寻常绣户。”

“将你拉扯长大,定然很是不易,”李家仁温声道,“方才放榜前我二人听人议论,说有个举子竟在场上被带走了,刘公子可知内情?”

李家仁和善有加,令人难生恶感,而那李二郎却早已没了听故事的兴致,自顾自跑到一边看雨去了。

刘缯帛摇头,“不瞒尊长,我也不甚清楚。”

李家仁长叹道,“只可惜那举子,应也是个有才的。”

“自己行差蹈错,怪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