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了半辈子总算是有了一个安稳的家,老两口只想在这颐养天年,哪也不想去。
齐家宁隔三差五也会去看看老两口,自己的父母不在了,有时候看到老两口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母一般。
一切都在悄然间变化着,陈世里记得上次去看爷爷的时候,爷爷的头发和胡子都已经白了,明明走之前还有不少的黑头发,却也被时光悄悄地染上颜色。
陈世里手里拎着一瓶酒,另一只手则拿了半斤花生米和猪头肉,今天去找赵大爷喝上两杯,小酌一下对身体还是很有益处的。
推门进了赵卫国的家,家里依旧是以前的老样子,房屋也有些陈旧,但院子里却十分地干净。
原本陈悟道临走前要给赵卫国翻新一下房子,最终还是被赵卫国拒绝了。
赵卫国觉得有那钱还不如给那些有需要的人,自己和老伴也和这老房子有了感情,就让这老房子陪着自己一起慢慢老去挺好。
赵卫国不是本地人,以前也申请过几次上面的补助,却因为需要各种证明材料,几场足球赛下来,最后赵卫国也不再去自讨没趣了。
抗战那会儿,每场战争都十分地残酷,一场仗下来一个排的人都没剩几个,随后活下来的人又加入到新组建的排里。
每次组建的那些番号什么的都很难被其他人知道,更别说其中哪个排里有谁谁谁了,能证明的人都留在了脚下的土地上,有时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真让人无可奈何。
陈悟道和其他一些人也是一直在帮助这些没法证明自己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几个人也是能帮一个是一个,这些年也一直没有间断过。
赵卫国很庆幸自己认识了陈悟道,要是没有陈悟道的帮助,自己的一身伤病,早就因为看不起病不在了。
听到是陈世里来了,赵卫国虽然看不清,但陈世里的声音赵卫国自然不会听错,从小一直看着长大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区别,更何况以前在户口本上陈世里还是自己的孙子。
赵卫国也遵守着和陈悟道的约定,对于陈世里也是那种远远的关心,这样做并不是怕日后陈世里探究真相给自己找麻烦,而是让其他人觉得,自己并不是陈世里看中的人,也省得有生之年被别人要挟持要挟陈世里。
有情有义的人赵卫国见过很多,那些已经牺牲的战友,那些曾冒死帮助过自己的老百姓,还有许许多多叫不上名字来的人,最终因叛徒的出卖,让很多人受了牵连。
“赵大爷,您这大中午的也不睡会儿,这可不行,每天要早睡早起,中午也要睡个午觉。”陈世里快步进了客厅,把东西放在了一旁,走到赵大爷的旁边拉过一个小马扎也坐了下来。
赵卫国拿着拐杖轻轻地敲了一下脚下的青砖。
“我能和你们年轻人比么,人老了觉少,睡会儿就不困了。怎么今天还带好酒了,可惜你大妈她不让我喝。”赵卫国提鼻子闻了闻,很是遗憾的样子。
陈世里知道赵大爷这话是说给赵大妈听的,“我去和赵大妈请示一下,您老等会儿。”
掀开内屋的帘子,陈世里看到赵大妈坐在炕上正在纳着一只鞋底,从鞋底的大小来看,应该是给赵大爷穿的。
赵卫国的腿脚也不好,买的鞋子总是穿着不舒服,还是习惯穿赵大妈纳的千层底,所以每年赵大妈都会给赵卫国做两双新鞋。
“世里,你别听你赵大爷瞎说,他喝不喝酒我能管得了么,昨天还和你齐叔喝来的,现在他想干嘛就干嘛,我才懒得管他呢。”
赵大妈虽然嘴上说什么也不管,但嘴角却露出了笑意,显然老两口的感情很好。
经历过三年大旱,两个人靠挖草根吃树皮一起熬过了那些苦日子,如今的生活好了,两个人的岁数也大了,很多事情也都想开了,趁着自己还能动,何不活得自在一些。
老两口的快乐并不是锦衣玉食或是汽车楼房,而是让生活过得不再那么拘束,每天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这就足够了。
山河无限,风景无数,这世间最珍贵的往往是在一个人最困难的时候,许下的很普通的愿望。
和平,吃饱穿暖,这就是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普通老百姓最大的愿望。
就算现在的生活好了,有更多新鲜的事物出现,虽然也带给了老两口一些快乐,但都不及这安稳的普通生活。
赵大妈让陈世里去忙,不用管自己,只要别把老伴灌多了就行。
人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