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王弟,现在他们肯定都知道了。咱们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咱们这次这样安排:这样。。。,那样。。。。”
“是王兄。”
待到四王登基那天,外面已经流言四起。
说什么四王是杀父弑兄,谋朝篡位。
二王理应坐上王位,安嫡安长都轮不到四王啊。
二王继位才是民之所向,众望所归。
二王才是那个无所谓权势,一心一意想着黎民百姓的人。
各个省都开始出现游行队伍,抗议四王登基。
加上新皇登基,各个地方的治安都疏于管理。各地的流氓混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搞得各地是乌烟瘴气。
一时间民怨四起,四王只能全心投入到建立新的朝政,稳固军心里面去。
这一疏忽,给二王一党带来极大的便利。本来三个王的封地就呈三角形般存在。这下子更好在私下勾营结党。
二王一党,召集大量反动分子,再加上平日做的储备。
几万精兵,带领十几万反动分子。打着匡扶正义的名号,直捣皇宫。
后背更有囤的几十吨粮草坐镇,武器上的先进完全领先一步。这场逼宫几乎毫无悬念。
即使太子党早有安排,谨慎对待。最后是还是败了。
加起来总共几十万的精兵强将,就因为这一战被打的只剩下了几万人。
这一战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年多。
最后以四王战死;太子被拘禁在太子府;皇太后自杀而死;七王被俘关押在军牢等待处斩而结束。
而二王一派,拥立二王为新王。五王为拜候大将军,八王为勇胜将军。
新王称帝,更改朝政,大赦天下三年。
各个官员都给换了一个遍,全都是自己信任的人。然后开始颁布新的政策。
进行军事改革,建立两支强大的军队,一只着重对内保护民众,一只着重对外抵御外敌。
下面设有,骑兵队,善射队,工兵队。。。一一细细划分。
粮草充足,训练力度大。
使军营力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强大。
鼓励民众投身军营,对于投身军营的士兵们个人和家里都给予奖励。
就这样军营人口充足,士兵们也都对他尊重爱戴。
更重视农业生产,将人口重新登记,田产重新分割。对于穷苦民众给予帮扶。三年内不用向国家上交任何税收。
将商业变成皇家产业,由朝廷派专人统一管理。有规划,有规模的商业制度。这样更便于管理。
每个商店的抽成直接作为税收上缴国家,直接纳入国库。
这样不仅仅直接解决的国库的空虚,也抑制了很多资本主义的萌芽。
不存在欺压百姓,以强欺弱,价格高低差价太大的情况。
文武齐头并进,在各个地方都设置基础的配套学校,让孩子或想学习的人都可以学习知识。
一年一大考,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以示鼓励。
两年内,无论是谁,只要是真心想要学习的人,都可以免费入学。
以后朝廷选拔人才,这个学校的成绩也是作为一部分参考在内的。
在全国各地,设置多个作坊。
有手工的,可做衣物鞋袜,香包折扇。
会做的可以直接经过考试上岗,不会的也可以试学几天,看看有天赋可以做学徒工。
有造纸坊。同样有那些技术人才。可以上岗。不会的有兴趣的可以做学徒工,有个一技之长傍身。
有打铁铺。。。
有首饰坊。。。
有刺绣坊。。。
自二王颁布了这一政策可谓是风头无两,无人不夸赞他是一位好君王。
百姓们经过一两个月已经完全适应现在的生活。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
……
西霞山的人们在干嘛,经历了长的时间销声匿迹。
似乎他们这里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地方。这里好像不是同一个时空一样。
别人遇上蝗灾,他们没受多大影响,正常生活。
别人逃荒,他们不受影响,正常生活。
别人打仗,他们不受影响,正常生活。
别的百姓到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他们不受影响,正常生活。
别的百姓积极参与政权的争夺和改变。他们完全躺平,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