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世子,由皇帝确认世子无德之后方可废除并指定新的世子。
而太子则由符合继承权的所有皇帝子嗣进行考试,通过后由皇帝殿试,国王以及郡王或郡王世子旁听打分,最高分五人作为最终候选人,由郡王们投票选出太子。如果要废太子,也是皇帝提出太子失德,由国王君王们投票决定,然后必须选出新太子。
由于地域广大,太子和世子的废立都是大事,很花时间和精力,一般变动就不太多,真的被废太子或世子,那真是本人烂得无法救药了。在集权和分封的相互制约下,大汉民国已经维持了千五百年。
王行易想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问了半天,两个孩子也没有说清楚,因为地名和中国地名重合,估计也是想不出新的名字来。现在所处之地为宋国广州,属宋国南海郡国。王行易实在是无法和自己知道的世界地图对应起来,只知道四季与中国相反,应该在南半球。
域外来客在大汉帝国也是常有的事情,但需要路引,一问之下,王行易俩人并无路引。于是小男孩说俩人无法在饭庄投宿,只有跟他们一起去书院,以访问学者名义投宿书院,然后由书院开出路引。同时,还可以借机去查阅藏书楼的藏书。
书院既是读书场所,也是供奉场所,但除了六圣之外,不供奉其他人或鬼神。供奉仪式简单,五帝庙不设功德箱,不收供奉金,只收香火钱,即买香的钱。也受学生束修,也就是学费。五帝庙要扩张,光凭有钱不行,必须按照学生人数来,不得私自占有田地。
由于疆域极大,人少地多,又工商并不低下,所以土地兼并几乎没有。整个大汉,扩张为主要民风,地不够了,就去占更多的无主之地,简单粗暴。
小男孩带王行易俩人来到书院,介绍给师兄十六郎,与十六郎攀谈起来,商量交流学者事宜。双方一交流,十六郎惊为天人,立刻找书院院长,在象征性付出两条黄金条的束修之后,立刻开出路引,并给了藏书楼的借阅腰牌,约定可以在书院滞留一周时间。
第二天,十六郎辍了书院的课,陪同他们俩人进藏书楼阅览,期间不停询问各种知识,看得出此人相当有眼力,知道取舍。
而王行易在查到地图大全和大汉历史之后,立刻知道了所处的时间和地点,这个世界中,现在正是公元1345年左右,而广州,正是原生世界的新西兰威灵顿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