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时间就到了9月25日。
从林宇来到集训基地已经过了两周的时间。
虽然林宇进行的集训时间与其他运动员相比十分短暂,但他着实进步了不少,甚至比一些从七八月份就开始集训的运动员取得的进步还多。
世青赛后加的属性点在这期间完全融入了林宇的身体,整个人的实力大有精进。
在这之前,虽然他在学校里也每天进行训练,但由于训练时间有限,强度也不大,还剩下一些属性点没有完全融合。
如今在这集训基地,每天的训练时间不低于五个小时,自然将之前加的属性点完全融合并消化。
同时,麦国强也给他做了听枪跑训练、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等一些基础性训练。
林宇能感觉到自己起跑反应比以前更灵敏和顺畅了一些。
虽然麦国强没有让他做技术性训练,依旧让他做着基础的力量、耐力训练等,但他给陈海建做训练的时候,林宇也在一旁学习,觉得其中一些理念和方法还是有很大价值的。
林宇将这些理念和方法融入了一些到他的训练当中,觉得大有所获。
林宇打开了属性面板,看到了新的属性:
力量:74
速度:82
耐力:82
柔韧:67
反应:67
精神:84
剩余属性点:0
这段时间的训练还是挺有成效的,不仅完全消化了之前加的属性点,使自己能够发挥出接近百分之百的实力,而且耐力属性和柔韧属性也略有提升。
虽然提升得不多,但能在短短两周的时间有所进步已经是非常好了。
这段时间林宇和陈海建一起训练,也大概知道了他现在的实力。
陈海建从训练中展现出来的实力并不比自己逊色太多,林宇有些好奇,有这样的实力在亚运会决赛中怎么也能跑出10秒25以内的成绩拿到冠军,怎么最后仅仅获得了一枚铜牌。
虽然亚运会铜牌已经是无数运动员求之而不得的荣誉了,在这之前也只有杨辰和陈文中两位运动员获得过。
但以陈海建的天赋其实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今年室外赛季开始,他参加了不少国内的赛事,场场都跑进了10秒30,跑进10秒25以内的也有好几场比赛,状态极好。
然而还是老问题,华夏田径运动员在大赛中总是发挥不出本身的实力,在最关键的亚运会决赛赛场上,只跑出了10秒34的成绩,仅仅收获了一枚铜牌,离很多人对他的预期相去甚远。
不过除了他之外,其余大多数田径运动员好像也是这样,总是容易在大赛中拉跨,而且找不到合理的原因。
于是田协领导也好,主管教练也罢,他们把这一切都归结于心理素质不过关。
这么多年下来,他们一直没有找准问题,只能把问题归咎于心理素质上。
其实只要仔细想一下就能知道,这些运动员不少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上来,走到这一步,都是经历了无数比赛洗礼,淘汰掉了不知道多少人,怎么可能心理素质太差。
如果极个别选手到了大赛心理素质差还可以理解,但很多田径运动员都是这样,这就和心理素质差没多大关系了。
林宇觉得,还是和训练方法不得当和比赛时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充分有关。
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面临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竞技,也是整体素质的比拼。
加强学习、提升素养、科学训练,这些都是想要成长为一个顶级运动员所必须要具备的条件。
可惜的是,这个年代的训练还不像十五年以后。
十几年之后,华夏田径队引入了外教兰迪·亨廷顿,开始重视科学训练。
运动员不再是一味听从教练安排,只知道埋头训练,而是开始读书学习,了解国内外一些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对运动医学更是了如指掌。
那个时候,越来越多的田径运动员开始意识到文化素养的重要性,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
随着运动员基础文化水平的提高,运动、心理、科技相关知识的汲取,有助于加快和加深运动员对训练的理解,使得运动员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在使用科学训练的方法后,短短几年的时间,华夏田径突飞猛进,在多个项目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