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这次他们下墓,恐怕真就区多吉少了。
“《鬼吹灯》?!”
对此事丝毫不知情的记者和专家们顿时一楞,
这个名字他们简直太熟悉了。
从沈轩第一次在直播中讲的时候,基本上走到哪都能听到有人谈论这个故事。
后来又出书,跟华夏作家汪鸿文吵起来。
想不知道都难!
没想到,这次下墓还能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
但是,随即他们又有些疑惑。
《鬼吹灯》?
那不是讲一群盗墓贼的故事吗?
我们这些专业考古专家,跟盗墓也不一样啊!
“这跟《鬼吹灯》有什么关系啊?
“对啊!我听说那是盗墓贼的故事啊,咱们可是专业正经的考古!”
几个专家范然的问道。
这个时候,长安考古专家率先站起身解释道,“要是没有《鬼吹灯》我们还真不知道这个箭弩机关怎么破解呢,那
个箭机关,就是他在《鬼吹灯》中看到的破解方法,我们才能成功逃脱出来,不仅如此,因为发现及时,墓室也没有
被烧毁。”
很多专家年过半旬。
真的了解过《鬼吹灯》的少之又少。
再看下过墓的专家坚定的眼神。
他们相信了!
利用小说里的机关破解方法,去破解现实存在的古墓机关?
若不是亲耳听他们说,他们绝不会相信的!
别说是他们,坐在地上的专家们此时更是精神有些憋
要不是亲身经历了这一场生死劫难。
他们也不会想到。
他们这群接受过系统学习,专业训练的专家,最后竞然靠一本小说才活下来
微博上。
热搜的话题始终是那几个,热度排行到现在还没什么起伏。
网友们终于安静了下来。
突然,一个新的话题出现了!
【考古团队靠《鬼吹灯》中的机关破解方法,成功破解秦朝古墓中的机关!】
原本安静的微博,在这条话题出现的那一刻,瞬间炸开了!
评论区:
“真的假的?!
“我靠!看视频!是真的!专家亲自说的!”
“牛逼
“要是没看《鬼吹灯》,不知道机关破解方法,他们就死在里面了?!”
“还好有《鬼吹灯》啊!”
“还好沈轩写的详细,也不知道是哪个机关,《鬼吹灯》我也看了!”
“还好下墓的人有看过《鬼吹灯》的!”
“我记得某人好像说过一本好书,销量不重要,质量好,内容是否对人们有帮助,这才是重要的,是不是,还说
《鬼吹灯》就是睡前故事,没有任何营养。”
“某人原话销量不代表什么,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一堆没意义的文字堆砌而成的文章永远成不了经典,@注鸿文
是不是啊汪老师?”
“@汪鸿文,来看看新闻。”
“@汪鸿文,你怎么看?…
这个话题的出现无疑吸引了无数的人注意。
看到这个热搜,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人就是汪鸿文。
在话题中各家新闻下面疯狂@汪鸿文。
但是,网上迟迟没有汪鸿文的回应。
那些嘲讽沈轩的微博还在。
网友们又转而跑到汪鸿文的微博下面留言评论。
但是依旧迟迟没等到王文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