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结上章,话说苦娃被弃荒岛,荒岛破裂向大海中垮塌,荒岛即将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苦娃大声呼喊救命。‘‘苦娃!你睡觉大呼小叫干什么嘛?你是不是又做噩梦了吧?‘‘苦娃被睡在旁边的耀坤摇醒。苦娃睁开眼睛,原来自己睡在学校的寝室里,苦娃耀坤同时进入初中二年级,初中二年级最后半学期学生初中毕业,学校才开始安排毕业班学生住校,学校条件差没有多余楼房来安排学生住宿,学校就把苦娃耀坤所在班的男生,安排在学校教师厨房相邻的男厕所楼上住宿,这楼原是学校厨房用来堆杂物和放酸菜坛子的地方,老师就带领学生把杂物搬到厕所屋檐下堆放,把十几个菜坛子移到楼角最低的地方,老师向附近生产队没花钱要来稻草,铺在楼板上,同学们每人从家里带一床被子,一口木箱,木箱用来装一个星期的米菜碗筷等生活用品。两人搭伙睡,楼层很低,只有睡在楼当中的同学能站着伸直头,睡在楼前后的同学睡觉时,只有弯着腰低着头才能钻进背窝。苦娃初中最后一学期到学校住读,因此家庭风波骤起,矛盾重重,苦娃陷入困境,这事还要从苦娃娘病逝后说起:
苦娃娘病逝后,家里缺少了做家务和带娃的人,耀文媳妇王秀花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晓晓六岁,二女儿娟娟四岁,儿子少华刚满一岁。耀武从部队退伍后分配到盐厂工作,媳妇秀绢高中毕业后任民办教师,不久煤矿招工被招到煤矿工作,半工半农,两人在家简简单单举行婚礼后,都各自回到自己单位工作,长年难得回家一趟。耀双高中毕业也被公社选为水利工程技术员,吃住在工地。家里就只剩下耀文媳妇和三个孩子还有苦娃了。
小院里近几年没有什么发展变化,院子还是老院子,没有多大变化,只不过是十分简单的修修补补而已,古老的大桂花树花开花又谢,叶还是那样绿,花儿还是飘香十里内外。大柿树上的柿子由绿变红,红了又摘,摘了又红,数不清多少个轮回。小院里近几年添人进口却不少,西厢房民皓家四人没增没减。苦娃家苦娃娘去世了,耀文媳妇又生了一男一女,耀武又娶了媳妇,一家九口人增加二人。正房民安家,民安的母亲病世了,民安又添了二女一男三个孩子,增加二人,全家现有人口八人。东厢房刘德安家却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桂芬和娘相断步入天堂,全家只剩德安一人,一年过后经人介绍,又娶了郭氏腊梅为妻,郭氏前夫因病而亡,留下三女一男四个孩子,大女儿以出嫁,剩下二女一男,就跟随母亲出嫁一起来到了刘德安家生活,大男娃张强以是二十岁的男子汉了,两个妹妹一个张珍十九岁一个张香香十八,都只相差一岁,为何张氏三兄妹都长大成人了,还跟着母亲出嫁到刘家呢?其原因是:张强的叔伯十分有心计,考虑到刘德安孤生一人,刘德安和郭氏年纪大了,不会再生育儿女,其家产应由张强继承,再就是张强老家居住在老高山,没有稻田只有旱地,居住地没有刘德安这里好。张强兄妹随母嫁到刘家后,张家的家产理所当然就属张强的叔伯所有了,这可说是一石二鸟两全齐美之计。刘德安这边反正自己孤生一人,也没想得那么长远,又娶妻子捡得大儿大女皆大欢喜,重新组建了热热闹闹的五口之家,东厢房比以前更热闹了。给整个小院也增添了无限生机。
苦娃娘死后,耀文媳妇王秀花成了家里的掌门人,一切大小事务财政大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但家里的一切重担也落在了她的肩上,集体要干活,又要带三个娃还要做家务,确实忙得够呛,苦娃上学不住校还好点,早晚放完牛后还可以帮嫂子烧烧饭,照看一下娃,苦娃从小听话勤快老实,干活从不偷懒耍滑,嫂子不高兴时带点脸色吵苦娃几句,苦娃从不还嘴争辩,总是低头不语,任凭嫂子吵闹发泄一番后也就罢了。
学校通知住校,苦娃为难了,住校了苦娃早晚不能放牛,挣不了养活自己的工分了,不能为嫂子分担家务活,还要从家里带米带菜,肯定嫂子不乐意不会答应。苦娃没有办法,放学回家硬着头皮告诉了嫂子。耀文媳妇听后,劝苦娃道:‘‘苦娃!住啥校嘛!你住校了牛没人放交回生产队,一天三个工分没有了,你就分不到囗粮,要拿钱买工分才能分到基本口粮,哪个给你交钱哟!初中也只有一学期了,你给老师说说看不住校可不可以?我看这书读不读无所谓,读得再多也不起作用,只要赶集能算算账,能认识工分都差不多了,再多读几年也是回来挖泥拌土,不如早点回来挣工分强。‘‘苦娃听了嫂子一番言语,无言以对,想想嫂子说的也没错,家里实际情况也是这样,苦娃心里想也是,父母都不再世上了,哥嫂都有一家大小,读书要交钱(当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