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浑浊的黄河之水,水流湍急,可就是在这湍急的水流之下,黄河之水变得清澈了起来。
圣人出,黄河清。
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乃天下第一学宫。
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
他是天下儒生,共同所敬仰的地方,神圣地位,不容侵犯。
当王翦调动大军,包围稷下学宫之际,并扬言要焚书坑儒的时候。
诸子百家的人都惊了。
....
荀圣所居住的地方是书一山。
诸子百家的弟子,全部抵达此处,跪拜在了书山一之下。
“荀圣啊,儒家要灭亡了啊!
“求求你,求求儒家吧!
“求求你,劝一劝半圣吧!”
.....
然而。
书山之上,却没有半点回应。
荀子虽为赵国人,却也明白六国学术,思想杂驳。
一个字。
有七种写法,七种说法。
某些六国人,私底下还用着,还用着先前的语言交谈。
他们更是仗着儒生的身份,对大秦的政策乱评价,煽动百姓。
这一次。
大秦出资建立书院,禁止设立私学,开办科举制度,这不仅没有堵塞思想,反而遍地生花。公子玄将会把儒学推向巅峰,除了练武之外,还多了学习这一条路。
荀子也是找不到,任何拒绝公子玄实行焚书坑儒的理由啊!
他的科举制度,彻底的堵住了自己的嘴巴。
一声长叹,悠悠响起。
“秦王可为圣啊!
不再是半圣,而是圣人。
荀子这一声,便是对公子玄最大的支持。
.....
荀子不支持。
那么六国的人,只能自己站出来,挡在前往学宫的唯一道路上,阻止公子玄焚书坑儒。公子玄虽然是半圣,但这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在挖他们祖坟。
这是要赶尽杀绝呀。
数百年过去后,谁还记得有六国的存在呢?
他们不许。
他们号召自己的弟子,阻碍任何人上山,将王翦阻挡在山下。
人数竟多达两千多人。
两千多个读书人啊!
.....
不多时。
公子玄来了。
那些夫子和弟子们,一个个瞪大着眼珠子,脸上暴起了一道道青筋,愤怒地怒视公子玄。公子玄熟视无睹。
公子玄在他们面前停下。
“秦王殿下,难道你真要对我们天下的儒生,赶尽杀绝吗?”
“难道真的要让天下人,都对大秦冠于暴秦之名吗?”
“书籍有何过错?
“你对得起你半圣之名吗?
众人群起而攻之。
然而在这种话语之下,公子玄只是平静的抬起头,道:“暴秦不就是你们人人所希望的吗?”“现如今!”
“孤如你们所愿,让大秦成为你们口中的暴秦,焚书坑儒!
“你们为何又开始急了?”
公子玄这番话。
让他们全部哑口无言。
他们总不能说,我还顾念旧情,渴望哪一天六国的人,推翻秦朝的暴政,他们重新回归吧?占理是占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