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枚一吨重的弹头打出去,不需要多高的技术。
而在导弹上装上一个雷达,也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技术。
但是真正体现技术的,就是在制导上。
当今世界上战舰的防御能力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形成了远中近三重的防御梯次,因此突破防御圈是导弹面临的第一层难题。
而突破防御圈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高速。
雷达发现目标,并且进行分析确认需要时间,火控雷达锁定也需要时间,拦截更是需要时间。
越是充足的时间,拦截的成功率就会越高。
因此导弹要提升突防成功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飞行速度,压缩目标拦截的时间。
这也就是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诞生的原因,也是弹道导弹反舰的优势。
因为弹道导弹是飞在大气层顶层的,这里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雷达的探空上限.....真正能够探测到弹道导弹的范围,就是导弹在发射时的短暂窗口,以及再入大气层时。
发射时不用说,那属于预警,米国已经针对预警做出了应对,也就是关闭了gps系统,这也是这枚导弹之所以失控的原因。
而再入大气层时,导弹已经锁定了目标,利用下降的加速度,速度将快到十几马赫以上。系统根本来不及拦截。
因为防空导弹发射后需要有一个加速的过程,而就在加速的时间里,反舰导弹的灌顶攻击已经抵达了。此外,还有一个有效的突防方式,那就是掠海攻击。
地球是一个圆球,因此海面虽然看起来平坦,实际上也是有弧度的。
如果能够把弹道控制在五十米以下,那么雷达的探空下限将被地球曲率阻拦,一直要到七海里左右,才能够发挥导弹的踪迹。
而对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来说,七海里,不过是五到六秒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拦截。但是说起来简单,要做到这一点很难。
大气层里的气流都是变幻不定的,这些气流都会对导弹本身的姿态造成巨大的影响。
而导弹一直在高速前进,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点点气流上的变动,都会成倍地放大。
就好像如果在铁轨上放小石子,低速列车可以毫无反应地直接碾成粉,高速列车却会因为这枚小小的石子脱轨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导弹本身的调姿系统,以及制导系统能否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反应,就极为关键,也正是反舰导弹技术最大的难点。
这种技术,目前还只有三巨头,也就是米国,毛子,和华夏有。
波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
大副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他发现自己的确有些杞人忧天了。
他脸上带着笑意,掠过雷达显示屏幕,下一秒他陡然一愣。
“舰长,那枚导弹的弹道改变了!’
“它正转向我们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