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朱元璋看到如小山一样的奏折,撸起袖子就开始干。
他不是没有想偷懒的时候,但是他每每想起自己的小时候,想起天下百姓,就有了动力。
“朕自即位以来,常以勤励自勉。未旦即临朝,晡时而后还宫。夜卧不能安席,披衣而起,或仰观天象,见一星失次,即为忧惕。或量度民事,有当速行者即次第笔记,待旦发遣。吾自有天下以来,未尝暇逸,于诸事物,唯恐毫发失当。戴星而朝,夜分而寝,一事未善,寝亦不安。
朱元璋的勤政,就是后来的满清皇帝也是赞赏的。
顺治帝曾经说过::“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朱元璋一生勤政,他有这个资本。
他有一副好身板,身体好精力旺,他一气儿上青衣楼九楼,要不说退不疼不喘气,朱棣都不行。
因为他出身贫寒,饱尝人间疾苦,所以才“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把丞相给干掉了,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这样一来,没有丞相分担政务,皇帝要处理的事务更加繁多,朱元璋不勤奋也不行啊。
他的后代没有他勤奋,只好设立内阁辅臣,以“首辅”之名行丞相之实,这是老朱做梦也想不到的。
“太子,抓紧干,太阳没了还有月亮。”朱元璋对朱标鼓励了一把。
朱标其实在想,这么干,我们受的了,我们的不肖子孙受不了啊。
他轻叹一声,干吧!父皇一把年纪了,难道我还熬不过他?
哎,世事难料!
他哪能想到他的父皇,能熬死他们哥任。
“陛下,燕王求见。”太监来报。
“就他闲!”朱元璋哼一声,挥手。
很快,朱棣迈着欢快的步子上了大殿,拜见之后,还未说话,朱元璋朝着朱标问:“太子,老四每天闲的蛋疼,咱们要不要让他分担,点政务?
朱棣:“???”
我哪闲了?
每天早上陪媳妇吃个早餐,慢悠悠的去锦衣卫官署,。一天的喝茶打屁,晚上去幻音坊耍耍。
看,这一天忙的,脚不落地。
“父皇,你这不是坑老四么?你让皇子来批奏章?”朱标抬眼。
“也对!不合适。虽然朱雄说他未来会做皇帝,但朱雄向来胡说八道。”朱元璋看向朱棣,“对吧,老四?”
“父皇,儿臣还是回藩地吧。”朱棣苦着脸。
“说你几句,你还委屈了?”朱元璋没好气,“啥事?这一大早的,老子还有这么多奏折没批,别什么事都来打扰老子。
“呃,也没啥事,就是那个后土娘娘去我家给高炽看病了。”朱棣摊摊手,“小事,父皇,打扰了。”
说完,他转身就走。
朱元璋一听,连忙叫住:“你给老子站住!来人,把咱的私服拿来,去燕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