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作为仓部主事,还有个责任就是巡查京城各大粮仓。
民以食为天。
历朝历代都对粮食非常看重,因为他们都知道,朝代灭亡,最本质的原因就是百姓吃不上饭了。
朱元璋开局一个碗,他对粮食更加看重。
所以,大明从京城到地方,都建有粮仓。
“不务地利,则仓粮不盈,积于不竭之仓。
历代君王都知道粮食存储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朱元璋在大明大范围建造粮仓,一来是供应军队,毕竟边疆战事不断;二来是救灾,洪武年间多次发生天灾;三来是用于发放官员俸禄。
在粮仓管理方面,朱元璋采取了多头管理。
“京仓以户部官、御史等巡察,外仓则按都司关防之。
也就是说,不止一个机构来对粮仓进行管理。
朱雄身为仓部主事,需要将粮仓内部的收支状况及时进行记录并且汇报给朝廷,再就是巡查京仓。
现在的京城共有32官仓,小者有库房一二十间,大者有库房七八十间,每间可储粮2500石,北侧的海运仓、北新仓,中部的南新仓、旧太仓、兴平仓和富新仓,南侧的禄米仓,都是大仓。
朱雄和杨荣来到了禄米仓。
他们向守卫出示了户部手令,于是仓官就带他们去粮仓巡查。
这禄米仓是个大仓,有八十多个库房。
朱雄看过后,也震惊于古人的智慧,这粮仓结构十分精妙,整体结构都是“人”字形的房梁加上檩条、椽子通脚组成的,而且没有一根钉子,全部都是铆合的。
所有的房间都具有防潮、防鼠、防虫等功能,而且通风性能十分好。
“两位大人,下官领你们去仓门看看。”仓官很积极。
粮仓有多形状,比如圆形,方形等。
因为里面都是粮食,一般不会打开大门,会在粮仓的上方有窗,巡查的人从这窗往下看,就能看到堆积起来的粮食。
朱雄和杨荣挨个看过去,做好记录。
“曹大人,御史来巡查,也是这个流程吗?”朱雄问。
“是的!”仓官曹大人一笑,“有时候尚书苗大人也会来抽查。”
苗开基是户部尚书,也是跟着朱元璋走过来的人。
朱雄拧了拧眉。
在朱元璋手下做官,能熬到现在的,都不容易。
“这大门是不能打开的吗?”朱雄问。
他趴在一个粮仓的大门上,往里面看。
般不轻易开大门,这门是好几层的,为了保护粮食嘛。”曹大人道,“需要尚书的命令,才可以开。”
咣当!咣当!
朱雄突然猛敲了下门,吓得那曹大人一个激灵。
他总感觉这声音有点不大对劲,而且刚刚曹大人好像有些紧张。
“好了,我们走了,曹大人。”朱雄含笑。
他和杨荣便离开了禄米仓。
.....
走出粮仓,正好碰到有新粮运进来。
朱雄微微皱眉,对杨荣道:“你在旁边喝会茶,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