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摊丁入亩。
皇太子朱标,召集东宫属官商议这两条新政。
当他把这两条意思说完,众臣惊了。
方孝孺第一个跳出来,拜道:“殿下!是谁想出这两条的?”
朱标没有隐瞒,笑道:“这是新任户部主事朱雄的主意,你们也跟孤说说你们的的想法。”
方孝孺一拜,面色愤懑:“次子,当杀!,
朱标面色剧变,盯着方孝孺问:“没这么严重吧?’
方孝孺摇头,沉声道:“殿下,自古以来,士大夫乃是国之根本,历朝历代治国都是要靠他们,得士大夫得天下,站在朝堂上的是他们,从京城到州府县当官的是他们,而这两条新政,是动摇了他们的利益,这会动摇国家根基的啊。
黄子澄也点头附议:“是啊,殿下,官绅,士大夫,勋贵才是国家的根基,哪朝帝王不是靠他们来治理天下?所以皇帝才会对他们免徭役免纳粮,古来圣君都是这么做的。
齐泰也跟着道:“这两条只想着增加税收,但是破坏力巨大,犹如杀鸡取卵!这种事如果能做,为何历朝皇帝没有一个人去做?因为他们知道,这不能做。”
朱标目光冰寒,这是他没想到的局面。
居然没有一个人赞成的。
难怪那朱雄说,推行此法,阻力十分大。
最后实行成功了,将来史书,不一定会留下好名声。
因为士大夫集团,会骂!
朱标像是突然不认识这些大臣了。
他们明明知道,这新政是有利百姓有利江山社稷的,可他们却坚决的反对。
很快,整个朝堂都在讨论新政。
绝大部分人都是反对,认为这是瞎搞,会动摇大明的根基。
提出新政的人,就该杀!
当他们知道这两条是朱雄提出来的,那矛头便直至朱雄。
许多人上折子参朱雄。
朱雄呢?他一开始并不知道。
他在仓部归总各地粮仓数据呢,是杨荣慌慌张张的跑进来。
“侯爷,出大事了。”杨荣面色惊慌,“百官都上折子参你,说你那两条新政包藏祸心,会动摇大明根基。”
“不就是动摇了他们的利益么。”朱雄扶额,“我只是跟太子和燕王吹了下牛b啊,他们要执行,百官的怒火怎么就朝着我来了呢?
“呃,他们又不敢朝着太子和燕王。”杨荣摊手笑。
“尼玛,这么人一起参我一个六品主事,这也是千古奇观了吧。”朱雄无所谓的表情。
“尤其是文官集团,他们对你那可是喊打喊杀,就跟你杀了他们父母似的。”杨荣道,“他们这次联合起来,就是要整你,说你在朝,以后要是再升,大家都没活路。
“有那么严重?我这么与人为善的人。”朱雄笑。
杨荣面色古怪,扶额道:
“你第一天上朝,就上奏参清河县包括县令在内的27人,然后,27人被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