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是十二个人吗?”朱雄皱眉问。
“禀大人,其他六个兄弟,在取水的时候,葬身黄河了。”为首的甲士声音悲怆。
朱雄朝他们抱拳:“各位辛苦,来人,带他们下去好好休息。”
他们六人被带了下去。
朱雄领着十二个人,带着那十二袋子水,急急进宫。
因为,今夜,太子就要称黄河水。
来到奉天殿,里面是灯火通明。
太子召集了核心大臣们,正在等待。
朱雄领着十二人进殿。
“黄河水已到!”朱标站起来来,面色激动,“孤是第一次称水,把大家叫来,是要与诸位爱卿一起,验出一个顺合天意民心的水情。让天下百姓,放心种好明年的粮食。”
“太子殿下心念民艰,定能感动上苍。”群臣拜。
“开秤!”朱标下令。
朱雄站在一旁,看到侍卫搬上那特制的秤。
他心中也好奇,这尼玛是个什么原理。
很快,秤水开始!
“一月之水,六斤三两五钱。
“二月之水,六斤二两七钱。”
一下子就轻了八钱。
众人一惊。
太子朱标更是从座位上站起,走了下来,亲自查看。
水重多雨,水轻少雨。
一个月就轻了八钱,他们担心有大旱之像。
“继续称!”朱标抬手。
众人的心都提起来了,盯着秤。
“三月之水,六斤一两九钱。”
“四月之水,五斤九两九钱。”
.....
“十二月之水,五斤六两八钱。
所有人都沉默了,各个面色凝重。
太子朱标面色忧愁:
“诸位,十二月之水比一月之水轻了六两八钱,按照水重多雨,水轻少雨的成例,今天应该是个大旱之年!
“唉,父皇与民生息,这天下才开始恢复,又要大灾了么?”
“诸位,要做好面临大灾的准备!”
朱雄拧了拧眉。
大旱?
那对朱标是一个考验啊。
“都退下吧,明日孤与诸位商议为大旱做准备的方案。”朱标挥手。
群臣退出了大殿。
朱雄与朱棣并肩而走。
“往年抗旱灾,一般怎么做?”朱雄问。
“自然就是修渠,打井咯。”朱棣摊手。
朱雄沉思。
这天灾来了,就是在现代,也没啥好法子。
更不用说这古代了,抗天灾风险的能力太差,因为农民几乎都是靠天吃饭。“你有什么好法子?”朱棣问。
“呃,我回头去一趟龙宫,龙王要是不下雨,老子拔了他的皮!”朱雄摊手。朱棣一个白眼翻。上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