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明弃子 > 第324章

第324章

淮安!坐落于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处在大明南北分界线上。

漕运总督衙门,便设立在这里。

朱雄跟随朱棣巡视河道,来到了淮安。

漕运总督的大小官员们,热情接待太子一行。

总督陈大人心中是打鼓的,因为刚刚发了大水,他这个陈总河是要负责任的。

“陈大人,接风宴就不必了,你跟孤汇报一下你漕运总督府最近干的事。”朱标挥手。

朱雄嘴角闪过冷笑。

在来之前,锦衣卫已经查清了这陈总河干的那些破事。

这一次,他是要倒霉了。

在朱标召见陈大人的同时,朱雄没有闲着,他去找了两个人。

来到一个偏殿,两个青年官员已经等在这里了。

“下官陈煊拜见朱大人。

“下官宋礼拜见朱大人。

朱雄抬手,让两人起来。

这两人,可是后世名臣,他们的功劳都是在河道上。

“宋礼之功在会通,陈煊之功在淮南。

“尚书宋公富经略,世上但识陈恭襄。

说的都是他们两个人。

宋礼的功劳,就是治理会通河,明史记载:

“筑坝东平之戴村,遏汶使无入洗,而尽出南旺,南北置闸三十八。

又开新河,自汶上袁家口左徙五十里至寿张之沙湾,以接旧河。

其秋,礼还,又请疏东平东境沙河淤沙三里,筑堰障之,合马常泊之流入会通济运。

又于汶上、东平、济宁、沛县并湖地设水柜、陡门。

在漕河西者日水柜,东者日陡门,柜以蓄泉,门以泄涨。

纯复浚贾鲁河故道,引黄水至塌场口会汶,经徐、吕入淮。

运道以定。

陈煊是大明漕:运制度的确立者,后来清朝也沿用了他的制度。

他是一个伟大的水利专家。

杨士奇后来评价他:自少颖敏不凡,好善恶恶,内笃孝行。公善任使,均劳逸,秋豪无取于下,凡漕途奸弊,扫涤一清。公为人阅爽英毅,弘度伟署,?人广会,谈论????,伦辈推服,公余披阅载籍,考知往古成败治乱之故,喜近逢掖士,时相讲议,善交际,能推利为义,所至以济人为心,多所建置,人用德之不忘。

朱雄就佩服宋礼和陈煊这样的人,后世之人会纪念他们的功劳。

后来的清朝可以黑朱元璋,但不会黑他们。

满清的军机大臣张廷玉曾言:宋礼、陈碹治河通运道,为国家经久计,生民被泽无穷。

“我看过你们的资料。”朱雄朝两人道,“陈瑁,我打算保你为漕运总督,宋礼你为巡漕御史,你们一起治理河道。”两人大惊,接着是大喜,齐齐参拜。

陈煊更是激动:“朱大人,自从我来到这河道衙门,就想着怎么治河,下官心中所愿便是黄河安澜,淮河安澜。下官翻遍历代治河的法子,都觉得那不是最佳的办法,直到看到大人你说的束水攻沙治河策略,我豁然开朗。

宋礼在一旁附和:“是啊,这段时间我们仔细研究过,大人你的法子肯定可行,若是能亲自来实现,是我们的荣幸。

朱雄心中暗喜。

得,又收两个小弟。

.....

淮安之后,船队继续沿江而下。

一路上,朱标对朱雄可谓是言传身教。

跟随一起出行的大臣们都觉得,太子对朱雄,简直就当儿子一般培养。

夜幕降临,江面上弥漫着浓浓的一层雾气,仿佛把江面的水面笼罩在一片幽暗之中。

船只在河面的波涛中穿行,皓月照紫禁,星光闪烁,如璀璨的钻石镶嵌在夜空中。偶尔有落叶飘在江面,扰动了平静的江面,让江面更加寂静安详。

船随着江水的流动不停地前行,船尾留下一条明亮的波纹。江上的风带来丝丝凉意。

船切开江面时发出磁磁的响声,像是这个宁静的夜晚一道亮丽的剪影。船身在江面上摇晃,发出轻柔的声响,让人不由自主地沉迷于这静谧而又宁静的环境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